坦言集:港元匯率自主

香港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生產自給率低,故此極其依賴貿易,也因此貿易條件或匯率水平影響巨大。

七十年代之前,全球工業化還未擴展至眾多的發展中國家,香港憑藉從內地移植過來的勞動密集工業和廉價勞動力,便得天獨厚,發展成全球十大出口經濟體之一,可是七十年代之後,全球化帶來工業化的散播,香港便沒法以廉價勞動力競爭。

香港缺乏生產,低匯率不會刺激生產;香港已經變成依賴內地的需求轉移來發展,這個需求規模龐大,即使港元升值也不可能完全滿足。在這情況下,因美元濫發形成美元匯率長期見貶的壓力,港元亦貶,結果不是刺激香港經濟增長,而是引致內部通脹壓力嚴重,各種資源(特別是不能進口的土地、勞動力)供不應求。

要消減通脹壓力,最有效率的市場力量是港元升值。把現時集中於土地等控制者的分配格局,轉變成為社會大多數人可以分享,這比起政府以財政力量來扶貧更為有效。且政府扶貧,港元相對人民幣日貶,通脹下貧窮化的趨勢會超過政府扶貧努力,中下層還是愈扶貧愈貧窮。

港元升值便是取消聯繫匯率,改行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新加坡的成功例子,亦為中國人民銀行所採納。香港在中國強大的外匯金融力量支持下,轉制的衝擊不會太大。且還有東亞、東南亞合作建立的清邁倡議多邊化在一二年的二千四百億美元聯合儲備可用。取消聯繫匯率便脫離對美元的依賴,香港金融才可有效應對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