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舖滲水淪懸案

僭建後遺症多不勝數,當中又以滲水最難纏。觀塘有大廈天井僭建林立,地舖天花疑因此滲水,投訴三年仍未解決,橫樑更逐步龜裂並露出生銹鋼筋,滲水辦卻以未能確定滲水源頭而停止跟進。專家與立法會議員皆指隨便結案有過分草率之嫌,又指現有測試並非最有效方法,要求當局增加資源,確保滲水不致影響大廈結構安全。

「由一○年投訴到依家都仲係滲緊水,連條橫樑都裂埋,係咪要等到冧咗先肯去做嘢?」黎先生的地舖位於觀塘家樂街,部分天花上蓋原屬大廈天井,惟多年前被僭建成劏房出租,之後天花便不斷滲水,向滲水辦投訴至今仍未能解決。黎指天花橫樑已出現多條裂痕,部分更闊至可「攝入」兩枚五元硬幣,生銹鋼筋外露,擔心影響大廈結構受損。

黎指滲水位置原用以存放工作器具,自不斷滲水後,所有器具皆要搬離。記者拍攝期間鏡頭亦「中招」被滴濕,黎竟笑指「滴中一滴」已屬小兒科,「滲得最勁嗰陣,成個天花會好似落雨咁滴水,行過都會全身濕晒!」

滲水辦發言人承認,一○年三月已接獲投訴,曾派員調查及進行測試,惟未能確定滲水源頭,故按既定程序停止跟進。在一一年十月再次接獲投訴,調查發現上層單位滲水,已向有關業權人發出「防擾事故通知」要求維修,其後覆查時已無滲水。

學者促購新儀器

發言人又說,調查期間發現涉事地舖上層的平台有懷疑僭建單位,或為滲水源頭,遂同時進行測試,最後仍因未能確定滲水源頭而再次停止調查。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屯門)建造工程系系主任黃漢平指出,滲水源頭的確難以尋找,而滲水辦一般只會在疑似源頭下色粉或作儲水測試,「其實仲可以有其他輔助儀器,好似用微波測試牆身入面嘅濕度咁,只要搵到濕度最高嘅地方,就可以將範圍收窄。」惟因滲水辦並無相關儀器,黃漢平認為當局應斥資購置,以增加確定滲水源頭的成功率。

「滲水牽涉到樓宇結構安全,一定要好好咁跟進,唔可以隨便話搵唔到源頭就算!」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委員陳恒鑌說,滲水辦現有檢查多由外判公司執行,而且往往只採用色粉測試,令不少個案變成無頭公案。陳又指,建議如需就滲水引致損失而索償,滲水辦的檢測報告將成有力證據,認為當局有必要強化設備處理滲水個案。

記者:林永發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