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頭萬緒多矛盾 無處容身最深層

本屆政府上台一年多仍未能撥亂反正,適度有為,反而陷入動輒得咎、進退維谷的窘境。如何打破困局呢?港大經濟學教授王于漸認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在於房屋問題難解決,他開出藥方,如果將公營房屋「私有化」,廉價出售給住戶,既能刺激經濟增長,又能長遠解決貧富懸殊問題。

按照王教授的建議,公屋售價愈廉宜愈好,譬如四十年前的老房子,就按四十年前的價格賣,對住戶負擔不重,居屋則以市價七折出售。活化公營房屋的好處有目共睹,除了增加市場流通,刺激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是讓窮人也能獲得資產,進而製造財富累積效應,這的確不失為最佳扶貧之道。

有關建議聽起來並不陌生,董建華時代曾一度出售公屋,雖然後來因爭議太大中途而廢,但其背後的理念卻是顯而易見,暗合中國傳統文化。漢字的「家」,上面的寶蓋頭指有瓦遮頭,下面的豕代表牲畜,也是財富的象徵。有樓有財才能成家立業,而女人出「嫁」,就是女人有了一個家。容身之所是生存的最基本條件,更是社會管治的要義所在,從老子的「安其居,樂其業」,到孟子的「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在在證明古人都懂得房屋對於人民幸福、社會安定的重要性。

聰明的執政者,無不將老百姓安居樂業視為施政的重中之重。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曾出版自傳,強調人民擁有房屋等財產是社會穩定的基礎,他注意到,五十年代當地發生暴亂時,路人踴躍參與,砸毀房子,焚燒汽車,但到了六十年代中期,人們開始有了房子,對暴亂的態度大為不同,年輕人會將停在門口的電動車抬上組屋。於是他下了決心,一定要讓新加坡人擁有房子,人們愛護家,就會愛護國。新加坡大力發展組屋,以低價出售給市民,這是新加坡繁榮昌盛、人民黨至今仍能維持執政地位的根基。

其實,當年港英政府也是這麼做的。六七年香港發生連串暴動後,總督麥理浩為收拾殘局,安撫民心,大量建造公屋,接着提出居者有其屋計劃,進而創造出香港的經濟奇迹。新加坡及香港在房屋政策上雖有不同之處,但為市民提供安居之所,並以此推動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則是殊途同歸。

令人遺憾的是,香港回歸後一切都荒腔走板,在房屋政策上表現得最明顯。董建華搞八萬五政策不識時機,最終事與願違,曾蔭權則走向另一極端,他一心貪腐,胡混度日,他任內土地及房屋供應大大減少,造成今日無殼蝸牛望樓興嘆、劏房大行其道之局,民怨沸騰。香港淪為示威之都,憤怒之城,很大程度上與房策失敗有關。

香港問題千頭萬緒,無處容身堪稱最深層次矛盾。解決了房屋問題,相信其他的問題如貧富懸殊也可以迎刃而解,這個道理梁振英政府不是不懂,奈何港府有心撥亂,無力反正,拓土建屋處處碰壁,「安得廣廈千萬間」仍然是香港市民心中的大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