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管建議出爐 美容業界反駁

【本報訊】政府成立的區分醫療程序和美容服務工作小組昨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在大部分美容業界缺席下完成「意見書」。有醫學界代表建議倣效英國,不論入侵性或非入侵性,激光、彩光等程序納入規管,長遠連醫療儀器亦應受監管。退出的美容界代表抗議當局漠視業界意見,建議推倒重來,由獨立顧問公司檢討本港醫學美容。

工作小組整合所有意見後,今年第三季將報告呈交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檢討督導委員會。小組認為,高風險美容程序應受監管,涉及注射程序應視為醫療服務,由註冊醫生進行。美容程序中的醫療儀器可能對操作者及顧客構成風險,小組支持當局立法規管醫療儀器,及訂定高風險醫療儀器使用守則。

醫生負責療程必推高收費

小組成員、醫學會會長謝鴻興透露,衞生署簡介英國規管美容業界的最新檢討報告,四十項建議中有值得借鏡之處,例如激光、彩光等高能量射頻程序應受監管,由具臨床經驗人士處理,「呢啲係國際共識,唔係由本港美容業界話唔係醫療程序」。

退出小組的香港美容業總會主席葉世雄與其他業界代表批評:「紋身要用針又見血,都係入侵性,就話做咗好多年,屬於美容,根本雙重標準。」他指,若規定激光脫毛等屬醫療程序,須由醫生負責,一定推高收費,最終轉嫁消費者。 立法會議員方剛促請當局委託顧問公司研究再提交報告。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整形外科部主管博昂志亦認為,醫學美容是全球盛行新學科,任何人士希望成為服務提供者,須接受專業訓練,不能單純以風險區分醫療和美容療程。

衞生署去年十月至今年七月檢視逾五千個美容廣告,曾發出二百六十九封警告信。該署巡查四十六間美容公司,有四十間聲稱提供入侵性程序,由註冊醫生負責,其餘則無提供服務,暫沒發現違規情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