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舉步艱 畫餅容易充飢難

現屆政府將房屋問題列為施政重中之重,可惜說時容易做時難,覓地建屋阻力重重,至今毫無寸進,只好再度打新界東北的主意。儘管當局日前拋出的所謂終極方案已對原計劃作出重大修訂,但在目前的社會氣氛下,最後能不能順利落實,仍是很大的疑問。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一波三折,好事多磨,為了減輕社會阻力,當局決定先行發展古洞北及粉嶺北,暫時擱置發展坪輋及打鼓嶺,並將公營房屋比例由不足五成提升至六成,藉以消除「內地富豪後花園」的質疑。昨日當局公布環評報告,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甚至不惜開出期票,指未來發展新界北新市鎮時,會研究將粉嶺高爾夫球場納入計劃,改為住宅用途。

事實上,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十畫未有一撇,發展新界北更是遠在天邊,根本不值一哂。根據當局預算,發展古洞北及粉嶺北兩區共耗資一千二百億元,當中三百億元用作收地,其餘九百億元則用作基建及公共設施,預料提供逾六萬個單位,容納十七萬人,投資不可謂不龐大,計劃不可謂不美好,堪比當年港英政府的玫瑰園計劃。然而,面對社會上巨大的反對聲音,再龐大的投資、再美好的計劃也可能只是紙上談兵。

港府原計劃採用「傳統模式」發展新界東北,即由政府收購、整合土地後再撥作各種用途,惟此舉引起在區內擁有農地的發展商不滿,有人揚言以司法覆核阻止徵地。當局知難而退,改用所謂「加強版」新市鎮發展模式,變相加入公私合營元素,允許「原址換地」,然而此舉又被指「明益」地產商,如何消除官商勾結的疑慮,本身已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更何況,收地過程必然會涉及討價還價,亦必然會引起極大爭議和阻力。雖然多數原居民支持收地發展,但不少寮屋住戶及農地租戶則堅持不遷不拆,甚至揚言不排除發起流血抗爭,弱勢政府有能力擺平嗎?「反高鐵」、「保護菜園村」的一幕歷歷在目,當時只是牽涉一條村,當局尚且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擺平,如今涉及的地方更大,居民更多,實在很難想像當局有何能力解決。陳茂波聲稱港府不怕打官司,不過是夜行人吹口哨,自我壯膽而已。實際上,單是收地過程便可能曠日持久,若處理得不好,隨時又是一個政治炸彈。

本來,發展新界東北是理所當然的,市區土地資源買少見少,不發展新市鎮又有甚麼辦法?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弱勢政府動輒得咎,任何理所當然的事情都會遭到阻撓,任何美好的計劃都會變得不美好。說到底,「新界東北舉步艱,畫餅容易充飢難」,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有如畫餅充飢,即使順利落實,最快也要十年後才有首批單位落成,遠水救不了近火,何況根本沒有人知道計劃能否順利落實,港府寄望以此解決房屋問題,不過一廂情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