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政治解碼:政改精神 兩要四不

人民日報海外版「如實」報道香港政改新聞,竟然成了新聞,其「翔實」介紹泛民觀點及佔領中環內容,更是惹來揣測,有人猜度北京處理政改「走前一步」,甚至是向泛民伸出橄欖枝。

誰若這樣想,真的太傻太天真了。據政圈中人了解,事件純屬一場美麗的誤會,事緣一名編輯犯了政治錯誤,加上編審把關走漏了眼,才讓這段「特別報道」出了街,據聞有人還需要接受上級「嚴肅指導」,走前一步云乎哉。

其實,官媒犯政治錯誤已非新聞,難得是白鴿黨主席劉慧卿也表錯一日情,以「一燕不成夏」為喻,希望內地傳媒更多報道泛民想法云云。原來,在這片政改戰場上,唯一南來的捎信燕子也是白撞的,看來談判之路真的關山阻隔,前路艱難。

事實上,北京泛民硬碰硬,政改烏雲如浪急,眼前只見嚴秋肅殺,何來艷夏驕陽?一名左派核心近日見過北京的「朋友」,聽到一些朝廷處理政改的最新精神,便知政改談判愈來愈沒彎轉。這些最新精神可概括為「兩要四不」,就是政改方案要通過,特首普選要落實,但是,不能硬搬西方一套,不應受制國際公約,不會向佔領中環妥協,以及堅持特首普選是地區選舉,不是國家選舉,中央政府擁有最終話語權。換言之,香港可有普選,但不是泛民想要的一套,按照這些指導思想,北京對泛民針鋒相對,不使硬棍子已屬客氣,還說甚麼遞橄欖枝?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港區人大代表譚惠珠表明,對於《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特首普選可以參考,但毋須硬性跟從,更說公約指選舉須普及而平等,不等於說提名權或被提名權須普及而平等,引起泛民強烈反彈。由此可見,這個譚氏普選定義應該不是甚麼民間意見,而是官方立場,未來相關的爭拗必定火花四濺,大戰連場。

王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