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愷欣報道】被視為各公立醫院「成績表」的最新《外科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即將公布。據悉,九龍區兩大龍頭醫院成績差,包辦病人術後死亡率最高的醫院。今年踏入金禧紀念的伊利沙伯醫院首次上榜,在急症病人術後死亡及併發症比率排名中「包尾」,顯示死得人多,令不少人大跌眼鏡,聯合醫院排尾二。有知情人士相信,有醫院擔心手術成績差被削資源,寧願「少做少錯」,減少為年老及術後死亡風險高的病人做手術,「做靚盤數」。有公院外科醫生指出,伊院急症服務量冠絕全港,但深切治療部病床比率偏低,去年更有多名年資逾十年資深醫生離職,影響成績。
據悉,一一/一二年度《外科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大致完成。初步結果顯示,伊院急症外科的病人接受手術後卅日死亡及併發症比率,高於全港公院水平基準線,是十七間公院表現最差。
知情人士分析︰「報告只計做咗外科手術嘅病人死亡及併發症,無同唔做手術嘅病人比較,睇唔到手術最終成效。」以盆骨創傷手術為例,以往伊院病人死亡及併發症高達六成九,外科去年連同骨科、麻醉科等做手術,將比率降至三成六,「對病人係好事,團隊又得傑出獎,但就推高外科死亡率」。知情人士指,有醫院憂成績差,對風險高如年老、體弱病人選擇不做手術,「少做就少錯,唔做就無錯」。
有伊院資深外科醫生透露「死因」,該院接收九龍中及九龍東腦外科、胸肺外科等創傷病人,急症服務量很大,「大家搶手術室及麻醉醫生,唔急病人就要等,試過有割盲腸病人由下午三點等到晚上九點,拖咗六個鐘咩都爛,術後併發症風險實大咗。」去年該院至少五名資歷逾十年的普通外科或泌尿外科醫生離職,人手緊張對手術亦有影響。
病人術後護理也是關鍵,但伊院深切治療部病床比率偏低,佔全院急症病床僅百分之一,較全港公院平均百分之一點三七還要低。消息指,伊院每年急症病人是全港之冠,急症室處理的危殆及緊急病人達四成,半數要入院,若正值流感高峰期,深切治療部病床更緊張,「畀到外科嘅床寥寥無幾,對病人康復唔理想」。據悉,在評核期間,該院僅十六張深切治療病床,○九年減床後至本月初才加至廿張床,追回當年水平。
聯合醫院排「尾二」,或因病人多是長者。該院外科醫生指,病人憂手術風險,未能即時決定做手術,「諗多幾日就錯過黃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