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抱B易患「媽媽手」

父母長時間抱扶寶寶後,如感到拇指及手腕疼痛,無法扭毛巾或扭門鎖,可能患上俗稱「媽媽手」的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患者多是照顧嬰兒經驗不足的新手爸媽,通常在寶寶半歲內發病,因手部虎口位長時間承托寶寶腋下或頭部,拉傷了拇指肌肉,引致近手腕把脈位置的肌腱發炎;經常拿文件及捧餐的文職及侍應亦屬高危。若經按摩、拉筋或休息仍持續疼痛,便應求診。

媽媽手又稱奎緬氏症,是常見的慢性勞損性疾病。註冊物理治療師陳嘉渝表示,控制拇指活動的拇指伸肌及外展肌是常使用的肌肉,若長期過度使用,會造成手腕外側的腱鞘和肌腱水腫和增厚,妨礙肌腱滑動。如肌腱發炎情況得不到適當處理,會引致管腔狹窄和手腕外側疼痛。

曾有一名約三十歲新手媽媽,日間上班常低頭打字,晚間照顧寶寶,出現手臂痛、手指麻痹、頸背扯痛等問題。初以為疲累引致疼痛,休息過後便可復原,拖延問題三個月,夜間因疼痛無法入眠才求診。陳嘉渝指,「該名媽媽經過第三次物理治療及止痛等協助才消腫和有明顯改善,治療期較一般患者長,至少要八至十次。」

寫字扭毛巾都痛

陳嘉渝表示,患者初期拇指用力時感疼痛,拇指及手腕無法用力,寫字或扭毛巾等有困難;若不理會,大拇指外側疼痛會加劇,可能延伸至手臂,清晨或睡覺時最疼痛。嚴重者可能不能伸直拇指,手腕側會鼓起腫塊,伴有局部腫脹、緊繃、卡住,甚至麻痹感覺。部分嚴重患者感頸背不適,前臂感到拉扯及酸脹痛楚。他指若肌腱黏連或結痂問題更大,即使經過治療仍會無力。

他續指,寶寶要人抱扶,半歲寶寶體重可至二十多磅,新手父母最易患上的「媽媽手」;準媽媽亦因懷孕末期賀爾蒙改變,令關節滑囊和關節變鬆,容易發炎,若用力不當便會患上。患者可做伸展運動及拉筋,及用運動貼布減輕肌肉拉扯力,以紓緩痛楚,針灸及穴位按摩亦有助肌肉放鬆。

記者梁淑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