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物安全中心上月驗出日本兩批空運到港的白蘿蔔和菠菜放射性碘含量超標,並隨即下令禁止日本五個縣的奶類及蔬果入口,但原來同日同批次內的另外兩個芹菜和紅蘿蔔樣本,亦被驗出受放射性碘和銫污染,其中芹菜的來源地更是來自被禁制的五個縣以外的靜岡縣。
食物及衞生局三月廿三日只公布有三個日本進口食品樣本被驗出核輻射水平超標,但直至本月一日,食安中心卻在網頁內突然加入含低輻射量合格樣本的詳情,還列出兩個採集自上月廿三日、與輻射超標白蘿蔔屬同一批次食物的一個紅蘿蔔和一個芹菜樣本,亦有被核輻射污染。
雖然未有正式公布的兩個蔬菜樣本輻射含量沒有超標,但芹菜樣本被驗出每公斤含四十三貝可碘-131,接近安全標準上限的一半;同一芹菜樣本內亦驗出半衰期達三十年的銫-137成分,每公斤含量有十一貝可,至於紅蘿蔔樣本則驗出每公斤含十二貝可碘-131。(見表)
對於為何沒有同日一併公布相關結果,食物環境衞生署昨日回覆時直認,上月廿三日當日已有相關檢測結果,因樣本的輻射水平屬於合格,故有關結果已反映在當日公布的檢測概況。不過,因應市民對日本進口食物的關注,食安中心四月一日起才同時公布含低輻射量但未有超標的合格樣本結果。
食環署又透露,被污染的芹菜是來自靜岡縣而非千葉縣,強調中心對於每批進口的日本食品都會作輻射水平檢查,滿意後才放行。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事務委員會委員黃成智批評,當局明顯是有心隱瞞資料,「同一批次食品,應該同一時間披露,點解唔一次過公布晒?不論(輻射)含量係高或低,總之驗到又唔公布就係唔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