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予人驚喜,才稱得上是出色的設計,哪怕是物料上的突破、功能上的改進,抑或外形上的變異。來自德國的80後設計師Johannes Hemann,有着澎湃創意,致力於創作過程中探索不同物料的可塑性,為求突破,甚至想到自製「風暴」,真令人意想不到。
在很多人眼中,風暴只會帶來破壞,Johannes Hemann卻想到利用風力協助生產,單是這點已是一種驚喜。事實上,Johannes的強項是對各種物料的本質及彈性都予以足夠的重視,並致力鑽研物理定律(Physical Laws)給物質帶來的演變,而所謂自製風暴,是他為實現創作理念而打造的一個巨箱「Storm Box」,它會產生強大的風力,令箱內的物件不停轉動,這些物件包括塑膠碎、發泡膠粒、泡沫塑料、軟木屑等,並在風力帶動下凝聚出不同形態的東西,其代表作「Storm Series」正是由此巨箱衍生。
據Johannes解釋,「Storm Series」完全是一個過程主導的作品,雖然他可以調校箱內的風速與風向,亦可選擇想要的物料及按停的時間,但其他的效果變化全部交由「Storm Box」自動進行,所以有時轉出來的作品會很優美,有的卻令人難以接受,但在反覆試驗下,終於讓他掌握到如何保持成品的穩定性,把變數減至最低,做出想要的形狀。例如巨型吊燈「Kirsten」是以寶藍色塑膠碎為燈罩物料,經過「Storm Box」的高速旋轉,令物料捲成不規則外形,看似一朵懸掛於室內的大雨雲,有趣極了!
要完成一件設計,往往需要花上數星期以至數月的時間製作,在這漫長的創作過程中,設計師會接觸到新的事物、發現到新的現象,從而在思維上獲得啟發。對Johannes而言,這過程令他十分享受。以「Lokta Lights」為例,該作品系列源於一次尼泊爾之旅,據Johannes表示,當地有一種傳統手工紙,名為「Lokta」,由灌木的樹皮製造,不但堅韌、耐用,而且透光度高,於是他嘗試把當地的製紙技術融入設計之中,經過多番試驗,終成功打造出一系列充滿美感的吊燈。
1980年生於德國Gottingen,早年曾以交流生身份負笈倫敦,入讀當地著名設計學院Kingston University;2008年於Offenbach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畢業;之後於法蘭克福的Stylepark擔任設計顧問;2011年開設個人工作室,專心從事藝術設計,創作成果見於柏林、米蘭、倫敦、東京等各地展覽;2010及2011年兩度獲得德國年度設計新人獎(Design Newcomer of the Year)提名,2012年再獲得年度設計青年獎(Young Designer of the Year)提名,同年更於Domaine de Boisbuchet Cork Competition勝出,風頭一時無倆。
網址:www.johannesheman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