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關稅多由美埋單

論及航運,或許會令人聯想起貿易戰!回看美國自2018年向中國全面開打貿易戰,即使美國總統已換屆百日有餘,但雙邊加徵的貿易關稅至今大多仍按兵不動。然而,貿易戰下贏輸家早有定斷!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發表報告指出,美國企業承擔了大部分成本,承受的影響更遠超中國企業。

美方由一開始高舉公平貿易的旗幟,強調為消除中國大量補貼所造成的不公平貿易而宣揚「貿易戰是好事,且容易取勝」,繼而對中國進口貨一直加徵關稅,但一場世紀疫情爆發,使美國進口商叫苦連天,必須將漲價的差額轉嫁給消費者,甚至逼得全球重組供應鏈。

扭轉逆差夢碎 反激化通脹

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早前發布的報告指出,關稅導致美國消費者在2018年每年損失收入約168億美元(約1,310億港元)。

外媒引述智庫機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今年初美國對中國商品平均稅率已達19.3%,惟中國對美國商品稅率更高達20.7%。

穆迪報告亦指,提高貿易關稅後,當中九成的額外成本均由美國進口商承擔。換言之,當美國在貿易戰期間把中國商品的關稅提升至約20%,美國進口商承擔了相當於訂單價格額外逾18%的成本。

若貿易戰持續下去,將使美國零售商壓力進一步加劇,並再推升消費者價格,這些關稅在美國總統拜登政府上台後繼續開徵,甚至影響中美貿易往來超過一半的份額。

報告又指,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徵的報復性關稅,大部分也還是由美國出口商承擔,部分原因是這些反擊的關稅所針對的美國出口產品,可能是從其他地方採購的產品,例如農產品。

事已至此,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誓言要逆轉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夙願,卻依然未了。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美國在今年4月仍是中國最大出口市場,達2,726.8億元(人民幣‧下同),佔中國全月出口約15.9%,計及同月自美進口905.4億元,對美貿易順差高達1,821.4億元,可見美國的關稅戰根本捉錯用神兼估錯路,當下更要自食激化通脹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