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遭打壓 恐撐不過一年

論到中美科技戰,必要提及中芯國際(00981)。美國極力施壓下,曾任中信証券高級副總裁的中國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稱,中芯恐撐不過一年,因它是晶圓代工廠,繼續代工晶片生產所需的微影機台、生產材料、相關技術的專利授權等,很多都靠外企供應,尤其美國企業。

他指出,晶片的製造過程中,會有曝光、蝕刻、封裝、測試等各種步驟,若要完成,就需要大量先進設備,而目前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美國企業的全球市佔率達50%,日本佔30%,即兩個國家就壟斷了80%,這些設備又沒有替代品。

「蔣來梁去」早有苗頭

事實上,自中芯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後,已坦承對10納米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有分析指,中芯早已預計此災,故事先安排高層人事變動,促成「蔣來梁去」,因蔣的人脈更廣。

被任命為中芯執行董事及副董事長的蔣尚義,是晶片代工「龍頭」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他在回巢中芯前,與武漢弘芯分手,當初帶着理想要讓弘芯成為一流企業,並為弘芯引入第一台高階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ASML的極紫外光(EUV)光刻設備,用來生產14納米及以下先進製程。以蔣與ASML的關係,也讓人聯想中芯可能希望他協助採購EUV設備。

此外,蔣非常熱衷小晶片及先進封裝技術,這也在發展先進製程中需要使用到。分析預計,在他的牽線下,中芯將與ASML進行獲取EUV設備的談判,因5納米製程以下是要靠EUV才行。就算不量產,若沒有EUV來進行理論驗證,中國半導體晶片就只能在7納米階段徘徊。故中芯也希望蔣能替公司找到其他方法「繞道」發展先進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