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00981)上周五獲上海證券交易所批准在科創板上市,股價周一曾飆8.08%,觸及24.75元的十六年高位;收市漲5.68%,報24.2元,以此計自五月初宣布「回A」後累漲逾58%。內地券商指中芯股價值48元,即較現價高一倍!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之後科創板還會有重要的半導體企業登陸,指半導體行業對國家發展非常重要,惟近期半導體行業的外部環境突然趨緊,而美國可能還會使出新招。
如此大環境下,半導體國產化的概念股今年表現極為凌厲。九年前在香港退市的華潤微電子(688396.SH),股價自二月底在科創板掛牌起,計至周一收市累漲2.16倍,市帳率直逼5倍。中芯僅生產別人設計的晶片,惟華潤微也會設計晶片。
由於美國政府積極遏止中國取得先進設備,內地本土半導體生產設備及物料股升勢更加驚人,安集微電子(688019.SH)及中微公司(688012.SH)自去年七月中科創板首日交易以來,股價分別累飆7.94倍及6.99倍。
內地券商國信證券指,評估中芯價值首要看技術突破,之後才是收入和盈利。環顧全球晶片代工業,中芯首季毛利率約26%,本身已值2.6倍的市帳率。它登陸科創板後,要看該板同業的估值,業務性質最接近的華潤微市帳率達5倍,技術比它強的中芯也應該值5倍。再者,中芯基本上由「北水」定價,港股股價會與A股看齊,故估計最高值48元!
不過,交銀國際分析師嚴司政認為,中芯的基本面跟上月公布首季業績時並無根本性轉變,預測股本回報率(ROE)僅約4%,不足支持太高的市帳率。
他指,中芯28納米及以上成熟製程前景理想,原因除中國半導體生產愈趨本地化外,還因手機晶片含量提高,及需求增長頗快的CMOS影像感應器、指紋辨識及電源管理晶片並不必用上最先進的製程。惟14納米製程短期收入貢獻仍低,不但對盈利幫助有限,反而折舊開支及研發費用上漲會拖低公司毛利率。其中芯目標價18元,評級「中性」,直言已考慮A股半導體板塊估值較高的因素。嚴氏又稱,華虹半導體(01347)於手機布局不大,業務性質受經濟、疫情及新廠折舊費用影響。
不論如何,國信證券認為,中芯的內地「一哥」地位長期穩固,中國既無必要也沒能力扶持另一家中芯。據台媒報道,被視為中芯潛在對手、擬殺入14納米及以下製程的武漢弘芯,其舵手蔣尚義坦言「現在公司有些問題待解決」。市傳武漢封城已阻礙弘芯安裝設備及量產計劃,大股東被指具軍方色彩而被美國拒售設備;資金、設備及人才均未到位令蔣心生倦意。蔣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重臣」,曾與現任董事長劉德音及總裁魏哲家一同出任營運長。
另中興通訊(00763)日前澄清自己不具備晶片製造能力,股價周一曾瀉9.06%,收挫6.47%,報25.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