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拓虛銀 香港頭痕

香港及新加坡於金融創新方面競爭激烈,繼香港去年發出八個虛擬銀行牌照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昨日公布,收到21份虛擬銀行牌照申請,當中不乏中港公司身影,料最快今年六月公布申請結果。

新加坡金管局指,截至去年底收到21份虛擬銀行牌照申請,當中7份為零售銀行牌照申請,其餘為批發銀行,即主要為企業提供銀行服務。當局稱,不同企業對相關牌照表達強烈興趣,包括電商公司、電訊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及金融機構等。

小米夥尚乘組財團遞表

彭博資料顯示,提交牌照申請的公司包括小米集團(01810)旗下小米金融,及尚乘集團等合資財團、雷蛇(01337)牽頭財團、阿里巴巴(09988)旗下螞蟻金服等中港「過江龍」,並有網約車平台Grab及新加坡電信公司財團等等。

已在港取得虛擬銀行牌照的尚乘集團與小米金融昨日公布,夥同新能源集團及Funding Societies,於去年底向新加坡金管局申請虛擬批發銀行牌照,冀通過創新金融科技,為中小型企業提供金融平台銀行一體化解決方案,滿足不同企業用戶的發展需求。

新加坡金管局去年曾聲言,將發出最多5個虛擬銀行牌照,分別為兩個零售銀行牌照,及3個批發銀行牌照。局方預計成功申請者將於明年中開始營業,意味着有一年準備時間,相較香港虛擬銀行六至九個月的準備時間稍長。

儘管香港金管局去年已率先發出8個虛擬銀行牌照,惟目前只有眾安銀行正在試業。金管局發言人表示,其餘7家虛擬銀行正進行開展業務的籌備工作,各行均計劃快將推出服務。

該局續指,將觀察虛擬銀行開業後的運作情況、用戶反應、市場接受程度以及對銀行體系的影響,參考相關結果以考慮往後的發展路向,包括是否發出更多牌照予虛擬銀行營運商。

監管勝港 有利創新產業

展望香港及新加坡兩地的創新優勢,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陳家豪認為,新加坡監管方面的前瞻性及創新管理更勝一籌,批評香港將銀行、保險及證券業,分開三個監管機構管理缺乏效率,不利創新產業發展。此外,相較新加坡,香港房價高企,而且港人英語能力稍遜新加坡,較難吸引外國專才。

值得留意的是,他指香港金融市場規模龐大,而且背靠內地市場,香港企業除了可以借鑑當地較為成熟的金融創新模式及經驗,亦擁有較大的業務發展空間,可望成為競爭優勢。

羅兵咸永道風險及控制服務合夥人吳冠豪認為,新加坡無論於監管制度、人才供應及技術發展均足與香港看齊,而且相關銀行亦可借鑑香港虛擬銀行開業經驗,料一年的開業準備時間足夠。

對於有中港公司越洋申請牌照,他表示,於新加坡申請虛擬零售銀行牌照的公司,須有一間當地企業作為最大股東,除非中港公司甘願成為「小股東」,否則競爭或只限於3個批發銀行牌照。他認為,於香港已持有虛擬銀行牌照的公司具相關經驗,相信可以「加分」,預計大部分公司將聚焦中小企業務。

市場較細 5牌照料夠數

新加坡虛擬銀行牌照「僧多粥少」,接近每4間爭1個牌照。然而,吳冠豪指新加坡市場規模不如香港,料5個虛銀牌照符合市場需求,短期內新加坡金管局將不會再發放新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