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以來,理財規劃師及投資者一直遵循「60/40法則」,施羅德投資透過計算探討其中原因,但該方法是否已經過時?
最近幾十年對投資者而言是動盪的時期,僅在過去20年,已遭遇歷史上最嚴重的兩次股市暴跌。降低回報波動及避免損失對投資者仍至關重要,這是許多投資者採取「60/40法則」原因。
按最簡單形式來看,「60/40法則」意味投資組合中60%的總值投資於潛在風險較高,及以往回報較高的資產(如股票),另外40%的總值投資於風險較低,但通常回報亦較低的資產。
據施羅德投資的計算,若在過去30年按「60/40法則」進行投資,不僅能有效降低波動性,並能帶來卓越回報。若在八八年底投資1,000美元,採三種不同投資方法,分別為股票、債券及「60/40式」股債混合,預期年回報為7.2%、6.2%及7.5%。
在該例子之中,股票以MSCI世界總回報指數(環球已發展市場)為代表,而債券以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為代表,回報未經通脹或交易成本調整。當然,過往之表現不能夠作為投資者對未來業績預期的指引。
若想「60/40法則」更奏效,投資者便需至少每年對投資組合進行調整,確保維持約60/40的配置。在投資界,該項操作亦被稱為「再平衡」。
採取此做法的原因是,如果股票的按年表現良好,而債券表現欠佳,那股票在投資組合中所佔的比例,將會遠高於60%。久而久之,該投資組合的配置將會嚴重偏向於一項資產,這會令投資者承擔較大的風險。
理想情況下,表現落後的資產隨後將會改善,增強投資組合的總回報,並且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
在低息環境下,加上央行的幣策,已導致債券孳息率處於人為低位,並促使投資者選擇風險較高的資產(如股票)以尋求更高回報。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由八九年的9.5%跌至一八年的2.8%。目前環球股市的股息收益率為4%。因此若投資者調整投資組合,賣出表現領先的股票及買入表現落後的債券,則回報水平將低於正常水平。
雖然「60/40法則」可能無法帶來近幾年投資者預期的回報,但這能夠讓投資者懂得投資紀律的重要性。
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投資評論員 David Br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