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嘆內地繁華憂港衰

剛從上海回來,一路所見所聞令我感觸良多。記得第一次去上海是九七年在當股票分析員,出差走訪各條在香港上市的收費高速公路公司而途經上海。

叫了一輛的士在市內轉轉,的士師傅說不能不到浦東新區走走,當時我看到是「一片爛地」,但師傅向我解釋這裏會蓋一棟最高的樓,那邊會是甚麼甚麼。

二十個年頭過去了,上海的發展如他所說並有過之而無不及。

制度主宰生產力

生產商品和服務需要甚麼?以一個農場的生產為例:土地、勞動力是最基本的,兩者在經濟學裏被稱為「生產要素」,一般地說,多點土地或勞動力都可以提高農作物生產量。那工具機械呢?我們稱之為資本,亦是主要生產元素的一種。

當然土地的肥沃度、勞動力的技術水平、科技和管理的水準都影響生產量。再推到社會的生產裏,各種制度(如金融、法律、政治制度)都對生產量有影響。

中國在七十年代未實行開放改革時差不多一窮二白。在計劃經濟下,人們工作積極性都很低。當時資本稀缺、勞動力技術水平低、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也乏善足陳。

開放改革由農業生產開始,政府通過實行「承包制」激勵生產,及後承包制或相似的引進工業生產。從「大鍋飯」到「自己顧自己」的改變大大加強工作積極性以致生產量大幅改善。

電商崛起換新貌

此外,針對資本稀缺和科技水平低落,中國積極引進外資和技術。

「自己顧自己」不但激勵工作積極性,長遠來說這刺激每人對自身的投資以提升勞動力技術水準,亦刺激對新科技和新行業的研究,因為投資能帶來得益。

中國從為低端產品作來料加工,到現在擁有自身品牌的家庭電器、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中國提升技術並走出國門。淘寶(網上買賣平台)、支付寶(網上支付)、微信(社交媒體)等的出現已經對來自國外的競爭者提出了強勁的挑戰。

從股份制試點、股票市場成立、第一隻國企在香港上市,到現在「北水南調」、「一帶一路」,中國從吸引外資和技術到有能力輸出。

站在外灘歷史建築物旁,隔着黃浦江看對岸浦東陸家嘴金融中心,一新一舊把時空有趣地連結起來。我此刻坐在天星小輪上看着香港黃昏的景色,期望着明日晴朗新一天的來臨。

蕭錦榮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商學教育助理教授,自小喜歡經濟,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曾在美國亞特蘭大和北京「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擔任稅務顧問,並曾在香港任職分析員。

作者:蕭錦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