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寬肆虐全球 新興市場添危

全球股市今年開局有一個亮麗起步,主要受惠於美國財政懸崖短期內可暫時擱下不理,再加上去年第四季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的央行相繼加強量化寬鬆措施力度,新增的流動資金今年開始在市場湧現,形成一股足以左右市場走向的龐大勢力。

有「新興市場之父」稱譽的麥博士一貫看好新興市場,在新興市場增長強勁的年代,他固然極力看好,即使去年作為新興市場龍頭的金磚四國,其股市表現低於全球總體水平,且是連續第三年失去其原來光芒,他對新興市場的評價依然不改,認為在新一輪央行放水刺激下,新興市場今年可望遍地開花。

原因不難明白,相對於債務纏身的發達國家市場,新興市場勝在債務壓力不大,而且經濟增長動力相對較強,基本經濟因素足以支撐股市保持一定升勢。但要留意的是,今年新增的資金規模估計比去年更為龐大,而且流入股市的資金比率也不易估計,資金入市即使有助推升新興市場股市,也要慎防過量流入,反而加速谷爆新興市場股市。

從市場對各大央行「加注」或「減注」的敏感反應,很明顯看到股市對量寬的倚賴程度愈來愈深,即使是對央行未來行動的預期或揣測,已足以扭轉股市的氣氛,與熱錢的進退異常迅速相似,股市的樂觀或悲觀情緒也是「話變就變」。這種關係其實某程度上會影響央行考慮退市時的策略和部署,增加回復金融市場常態的困難。

坦白說,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不斷用印銀紙方式應付債務問題看似可行,揭穿了其實是自欺欺人的把戲,而且將問題轉嫁至其他持有這些貨幣資產的國家身上。美元恃着本身是全球主要國際貨幣的壟斷地位,不斷透過量寬措施將其他國家拖下水,不跟隨聯儲局遊戲規則的國家,只能眼巴巴看着本身的貨幣兌美元升值,失去出口競爭力。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出口國,承受的壓力亦最明顯。

另外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熱錢推動新興市場股市之餘,亦會刺激有關地方的通脹。歐美市場由於需求不足,通脹率長期保持在目標水平以下,可以清楚看見,如果沒有量寬措施,歐美經濟根本已經跌進通縮深淵,墮入經濟不斷萎縮的惡性循環。但新興市場情況則完全不同,今年的通脹壓力估計逐漸升溫。

至於通脹壓力與股市上升之間到底會形成怎樣的關係,新興市場央行以各種方式抵禦本土貨幣兌美元的升值壓力,不僅關係到投資者賺蝕的計算,對全球經濟前景而言,也是一層不易看透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