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受暴雨影響,多省出現洪澇災害,長江流域的累計降雨量更超過一九九八年降雨量。有專家提醒,中小河流沒有專門的流域管理機構,且管理混亂兼涉及利益衝突,成為高風險區域,更警告要提防出現「小堤大災」。
著名氣候學家羅京佳指,海水溫度普遍升高,令更多水氣從海洋傳輸到陸地,只要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足夠強,而長江流域處於一個低氣壓區域,就容易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產生強降雨。預測七月的降水比往年稍多,下月可能有好轉,華中地區降水仍然偏多。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前副總工程師程曉陶指,洪水除了因為暴雨,亦有來自排澇系統集中排放,排水量過多令到河流水位過高,甚至有倒灌情況出現,引發水浸,出現澇災。
內地有不少中小河流出現洪水並超歷史水位,程曉陶認為除了七大流域有管理機構外,中小河流都沒有專門的流域管理機構,協調上下游、左右岸、幹支流、城鄉間的利害衝突。另中小河流往往涉及多個行政區,由沿途地方政府負責管理,導致中小河流的防洪工程很多都不成體系。
他指出,中小河流的堤防大部分是土堤,上游又缺少大型的控制性水庫,所以今年的防洪壓力下,中小河流是洪災多發、重發的高風險區域。他提醒,當局應加強防守巡查、洪水預報,加大對中小河流治理力度等,防止出現「小堤大災」。
水利部昨日公布數據指,全國共有四百三十三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三十三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長江、黃河上游、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後發生一號洪水。目前,長江幹流監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水位仍處於超警狀態,其餘大江大河水勢平穩。長江水利委員會預測,長江洪峰最快今日凌晨抵達長江武漢段,抵達後武漢關水位將升至約二十九米,流量達每秒五萬八千立方米,為該站有水文紀錄以來歷史第三高位。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