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國家航天局四月底宣布,中國將展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中國科學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包為民昨日表示,今年七月至八月期間,火星探測器將隨長征五號火箭發射升空,預計明年二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場以內,就能進入火星的循環軌道,經多次調整就可以進行環繞探測。
據悉,火星與地球最接近時距離約有五千五百萬公里,探測器長途飛行後,如何被火星的引力場捕獲是任務的關鍵之一;若捕獲失敗,探測器將與火星擦肩而過。火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着陸巡視器組成,後者將在火星表面軟着陸,再開展巡視探測、火星地貌特徵研究等任務,預計停留三個多月。
由於火星探測器處於高速飛行狀態,所以着陸前需逐步減速。包為民表示,探測器將從每秒四點八公里的速度減至靜止,需時七至八分鐘,期間將有四個減速段,包括氣動減速、打開降落傘、動力減速及着陸緩衝;探測器在着陸緩衝階段,會通過在空中懸停觀察火星表面,為選定着陸點作最後準備。
包為民曾表示,探測任務有多個亮點,包括一次性完成環繞、着陸、巡視三步走,以及中國、美國、阿聯酋的探測器「同台競技」等。另外還有「恐怖七分鐘」最大難點,其指再入、下降與着陸過程中,要七分鐘內將探測器的時速從兩萬公里降至零,需融合氣動外形、降落傘、多級減速等多項技術才能實施;軟着陸後,火星車才可分離與開展區域巡視探測活動。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上月五日發射升空,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間站(太空站)建造任務揭幕。包為民指,未來兩至三年將進行十一次飛行任務,包括將核心艙、實驗艙、載人飛船及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預計二○二二年前後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