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暴雨變澤國 城市良心何處尋

大文豪雨果說過,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檢驗方法也很簡單。每逢暴雨天氣,內地許多城市就淪為澤國,交通癱瘓,民眾出行困難,甚至不時發生人員傷亡悲劇,每每暴露出「城市良心」不堪一擊的現實,百姓利益無從保障。

日前一場暴雨讓深圳險象環生,市內多區出現水浸大街、河道淤塞及洪水肆虐等情況,更有十多名清淤工人慘被洪水沖走,當中大部分人已悉數遇難,事件令人唏噓。短短幾十年間,深圳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漁村蛻變成國際知名大都市,高樓大廈林立,經濟發展成就舉世稱道,不曾想只消一場雨便令其重回「小漁村」,叫人情何以堪?

庸官當道 百姓當災

事實上,深圳逢雨即癱現象早已存在,至今亦無任何改善,不得不令人質疑當局的城市規劃及治理工作滯後,與國際都市形象嚴重脫節。網上曾有段子調侃說,以為在深圳有房有車就夠了,其實還缺一條船,可謂相當諷刺。而這種情況在全國範圍亦普遍存在,諸如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概莫能外,每逢雨季便出現「海景房」、「水都」等奇觀,市民在街道上划着船,看着魚兒游來游去,好不浪漫。

可以見到,內地近幾十年來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建設更是如火如荼,一幢幢高樓平地而起,一條條馬路四通八達,表面上何其風光氣派,成就不凡,唯獨光鮮之下的民生工程無人問津,民眾安全堪憂。混亂不堪的城市規劃背後,反映出的恰恰是各地政府熱衷於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陋象,尤其在唯GDP論英雄的大環境下,根本沒人願將精力放在這種看不到的地方。

無奈的是,當局每每以二十年、五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暴雨為說詞,極盡開脫之能事,卻鮮有從自身找原因,正視有關規劃管理方面的問題,譬如深圳今次造成十一名工人死亡的悲劇,為何沒能在第一時間撤離施工現場?貴州銅仁市被洪水沖走的兩名工人,為何在那樣極端天氣下還要被派去搶修電路?

正如龍應台所說,驗證一個國家或城市是否發達,一場雨足矣。以中國目前的綜合實力,再複雜的地下鐵路系統亦可輕鬆完成,改造或興建老舊的、不合時宜的下水道系統理應沒有技術難度,錢更不是問題。遺憾的是,每當北京市一片汪洋之時,故宮卻能因六百年前的排水系統得保無恙,山東青島被喻為最不怕水浸的城市,卻是得益於百多年前的德國殖民者,凡此種種,當局可曾用心反思過?

說到底,一些官員心中只有政績和上級,他們不是百姓的代言人,所以不需對百姓負責,各地近年拍腦袋決策、胡亂規劃、指揮搶險救災屢生意外,皆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