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反擊不給力 軍改效果仍成疑

今次九寨溝地震救災工作,解放軍工作反應比汶川地震時更加迅速,救災成果也更顯著,但若以此證明軍事改革成功,或許有點言過其實。軍事改革的成效,還需要在實戰中檢驗。

九寨溝地震的救災工作總體平穩,在短短一個星期之內基本完成,這當中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今次的震級和烈度遠遠不如汶川地震,波及範圍以及受影響人數也少得多,受災面積相對集中,救災工作自然容易展開;另一方面是汶川地震之後,當局加強救災體制和專業隊伍的建設,無論決策程序及運轉制度,都有章可循,因此救災效率大大提高。

但如果因此而全面肯定軍改成功,顯然是牽強附會。事實上,習近平主導的軍改,是根據國家安全的形勢與任務,和面臨的全球及地區性威脅來制訂的,從四總部變成十五個職能部門,從七大軍區縮減為五大戰區,從十八個集團軍縮編為十三個集團軍,以及大力加強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軍、空降兵、海軍陸戰隊,無不是從戰略的高度進行調整,而不是從救災角度出發。

有所作為 捍衞國土

解放軍在郭伯雄、徐才厚擔任軍委副主席之時,腐敗不堪,積弊甚深,文恬武嬉,表面上講威武之師,實際上已成為腐朽之師。習近平上台之後,反腐整風,抓軍紀抓改革抓訓練,多管齊下,軍容軍貌發生根本性改變,尤其是軍事改革的力度,為過去四十多年所僅見,其魄力之大已超過鄧小平,直追毛澤東。

但是軍事改革到位不到位,解放軍是否能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還要通過實戰來體現,尤其是在當前中印邊境對峙愈演愈烈,新德里悍然派兵進入中國國境,公開侵佔中國領土,傷害十三億國人民族感情的大背景下,解放軍若不能有所作為,捍衞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就不能證明這次軍事改革行之有效。

目前,解放軍的官方媒體開始稱習近平為「最高領袖、最高統帥」,以顯示習近平的核心地位及對解放軍獨一無二的指揮權,但最高領袖及最高統帥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通過一個又一個勝利累積而成的。當年毛澤東不僅參與建黨建軍建國,而且接連指揮抗美援朝、對印自衞反擊戰、抗美援越、珍寶島反擊戰等,獲得一系列勝利之後,得到全黨全軍推崇。

相比之下,習近平雖已成為中共的政治領導核心,但畢竟還沒有經歷過戰火的真正考驗,其最高領袖、最高統帥地位,也只是停留在官方的文件與輿論的口號上,並沒有在全黨全軍全國民眾中入腦入心。因此,對印自衞反擊戰這一仗到底打不打、怎麼打,結果如何,不僅關係到軍事改革的成敗,更關係到習近平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