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勒森訪東南亞 南海難掀滔天浪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近日到訪東南亞,參加東盟會議。過去十多年,美國國務卿每次經過東南亞,都會在南海掀起一陣風浪,今次也不例外。不過,特朗普各種不靠譜的表現,已讓東南亞各國頗為失望,未必會隨蒂勒森的指揮棒起舞。

自從特朗普上台,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新加坡、越南等,都擔心美國在東南亞一退了之,任由中國在當地做大做強。因此,蒂勒森此行就是為了安撫東南亞各國,也為南海聲索國打氣助威,向他們表明「我沒走,我還在」,大刷存在感。

在蒂勒森出發之前,特朗普政府批准了針對中國在南海的訴求和行動、將美國「航行自由行動常規化」的計劃,也就是說,美國軍艦今後進入南海中國島礁附近海域的行動,將不再像過往那樣一事一批,這大大增加了中美海軍擦槍走火的機會。美國通過此舉向東南亞各國證明,它並沒有放棄在南海的「權利與責任」。

對美失望 轉投中國

不過,美國即使再怎麼搞風搞雨,也難以扭轉南海日漸平靜的大趨勢。在蒂勒森到訪東南亞之時,東盟外長通過「南海行為準則」框架,這是南海問題的重大突破。眾所周知,自二○○二年通過「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至今已有十五年了,各方經歷了談判、衝突、妥協等一系列博弈,如今終於達成了框架性意見,為未來的實質性磋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東盟各國之所以達成協議,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原來最反華的菲律賓政府轉軚了,總統杜特爾特改變了阿基諾三世的親美路線,轉而親華,甚至表態願意與中國一起共同開發南海;菲律賓的轉變使「南海行為準則」的最大阻力消除了。二是中國在南海島礁的填海工程基本完工,中國在當地展示了無與倫比的工程能力和軍事力量,南海其他國家深感形勢比人強,硬頂沒有好結果。

三是特朗普上台之後,美國外交翻雲覆雨,變化極快,既退出TPP協議,又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顯得極為不靠譜,這讓南海各方意識到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只是投機性策略,只是唆使各方利用南海問題遏制中國,並不會給這些國家真正的支持,關鍵時刻將抽身而退。

正是因為對美國的失望,使這些國家開始轉向中國,尤其是看到菲律賓轉軚以及柬埔寨堅定支持中國之後,獲得中方大量援助與支持,更讓他們堅定與中國搞好關係的決心。事實上,目前美國除了軍事實力超強,對東南亞各國已沒有多少吸引力,特朗普大幅削減對外援助,強令各方交納更多保護費,同時逐漸關閉自由貿易的大門,這讓世界各國很受傷。中美兩國南海影響力此長彼消,已折射出國際格局演變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