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只聞權貴言 何曾聽過弱者鳴

全國兩會變成富豪俱樂部,據《中國經濟周刊》統計顯示,按今年二月二十七日上海股市市值計算,兩會代表、委員當中,上市公司老總個人持股市值總額達到四百一十三億元。其中,在全國人大代表中,有五十九名上市公司一把手持股,總額為一百五十五億元;在全國政協委員中,有十五名上市公司負責人持股,總額為二百五十八億元。

這個統計數據雖然令人震驚,但遠不夠完整,如果加上在香港或美國上市的企業一把手,兩會中的富豪遠遠超過一百人,再加上隱性的官商人士,全國兩會幾乎找不到弱勢群體的代表。

眾所周知,中國官員最高月入不過萬元,貪污受賄卻以億萬元計,以被查處的前深圳市長許宗衡、前廣東省政協主席陳紹基和前中山市長李啟紅為例,他們的家族財產據說都超過十億元,比上市公司董事長還要富有。至於仍在官場潛伏的大小貪官,擁有十億、百億元財富恐怕也視若等閒,一旦被踢爆案發,個個富可敵國。

弱者無聲 何來和諧

在過往的官方輿論中,美國國會才是億萬富豪的會所。現在看來,中國的議事堂也已為富豪權貴所壟斷。財富是通往人大的通行證,權勢是進入政協的敲門磚。誰的企業大,誰賺的錢多,誰就有資格當代表、委員;誰的財富多、誰的家業大,誰就可以坐在議事堂上招搖。

兩會雖然只是橡皮圖章,但權貴們卻可通過這一舞台影響當局的決策,從而將政策導向有利於權貴的方向。以房地產宏觀調控為例,弱勢群體希望房價下降,眾多地產界代表、委員卻在今次兩會上提案,要求當局放開限購,銀行放鬆房貸。

人民代表席位被權貴所霸佔,一方面造成有錢人的聲音被放大,左右當局的決策與施政,使得各項政策偏向既得利益階層;另一方面,弱勢群體無法對執政者進行有效監督和施壓,只能走向街頭對抗。長此以往,中國社會將處於極不穩定狀況,貧者怨恨,富者不安。

全國兩會本應是社會各階層利益博弈和關係調整的平台,不僅應該有富豪權貴的代表,更應該有佔人口比例大多數的勞動者和弱勢群體的代表,允許各方在兩會上以平等身份參政、議政,各抒己見,各維其權。可惜的是,如今兩會只聽權貴言,未聞弱者鳴,淪為權貴們的獨角戲,而百姓的怨氣與不滿卻無處發洩,這個社會怎能有和諧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