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亂危及地區 東盟豈能坐視

泰國政治危機加深,在紅衫軍不肯結束首都曼谷示威,總理阿披實撤回十一月中舉行大選承諾後,雙方和談毀於一旦,當局出動裝甲車封鎖集會區,血腥衝突再次爆發。這場持續整整兩個月的動亂,已非僅為泰國內部之事,而是危及地區和平穩定,作為地區組織的東盟,應發揮作用,拿出行動,單單一些口頭關注,無補於事。

紅衫軍自從三月十四日發動抗爭以來,已造成最少二十九死逾千傷,政府與示威者的對峙,把國家拖至瀕臨內戰邊緣,首都癱瘓,經濟支柱的旅遊業一落千丈,人心惶惶。泰國為東盟十個成員國之一,動亂不免拖累整個組織,在泰國爆發「黑色星期六」導致二十五死後,東盟秘書長素林就已警告,泰國之亂損害東盟威信,到了上周,東盟輪任主席國的越南,向泰國外長格實指出,泰國穩定攸關東盟利益。不過除了警告籲促,礙於「不干預成員國內政」原則,東盟並沒進一步舉措。有分析認為,東盟應該做多些,最少主席國提議召開緊急會議,出謀獻策,給予泰人一些支持,或者扮演一個斡旋角色。

應檢討不干預內政原則

一九六七年成立的東盟,在頭四十年中,主要聚焦於經濟議題,但近年合作範圍擴大,二○○八年更通過憲章,訂下一體化目標。隨着逐漸邁向一體化,成員之間可說愈來愈休戚與共,例如緬甸軍政府被指遏制民主自由,受到西方制裁,東盟在與一些組織和國家磋商合作時,緬甸問題就往往成為絆腳石。同樣,由於「不干預成員國內政」原則,東盟雖對緬甸鎮壓示威者、遏制反對派頗有微詞,卻從來未嘗有一項正式譴責。時移勢易,東盟好應檢討這項原則。

東盟上月在河內舉行峰會時,同意設立機制調停成員國之間糾紛,例如泰柬邊境主權爭議,就可望透過仲裁委員會來解決,然而對於介入成員國內部事務,則仍非常顧忌,事實上,大多數成員國都很抗拒,屢被指控侵犯人權的越南,想必就不會歡迎。

從東盟近期對泰國不斷指指點點,反映其嚴守的「不干預成員國內政」立場,其實已見鬆動。人權組織「亞洲論壇」認為,這種變化雖然緩慢,卻是趨勢,建議東盟設立正式機制,在成員國出現內亂時,出手解決危機。問題是,這對泰國來說,遠水救不了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