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惜無用武地 奢望天公降人才

如果說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那麼香港已經輸掉這場競爭,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世界人才報告有如一面鏡子,照出香港的墮落。

前年,香港排名全球第九位,亞洲第一;去年,香港跌至全球第十二位,亞洲第一,但與全球排名十三位的新加坡僅差一個身位;今年,香港全球排名跌至第十八位,新加坡維持第十三位,香港屈居亞洲第二,將第一拱手相讓,在《雙城記》競爭中再次敗北。

洛桑報告坦言,香港在投資與發展人才、吸引與留住人才及人才儲備等範疇失分,情況令人擔憂。這個診斷一針見血,須知人才不是憑空而來,而是長期教育、精心培育的結果,但港府對教育的投資長期維持在經濟總值百分之三點三的水平,遠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值,甚至連不少第三世界還不如,港府對教育是否重視不言而喻。沒有播種就沒有收穫,港府捨不得投入資源,培養及留住人才也就無從談起。

港府甚麼都缺,就是不差錢,為甚麼吝於投入教育資源?答案是自私及短視,只消看看高官權貴包括特首及教育局局長在內,他們的孩子在哪裏接受教育就一清二楚,既然政策制訂者本身都不相信香港教育,而投入多少資源亦與自家孩子無關,應付了事也就不足為奇。林鄭昨日強調今年已增加八十多億元用於教育,然而增撥的資源仍然微不足道,更何況港府此舉夾雜了私心,與其說是為了改善教育、培養人才,不如說是在「大和解」的幌子下,向把持教育的反對派獻媚。

在培養人才方面,最大的問題還不是投入少,而在於香港經濟走入死胡同,產業結構愈來愈單調,不是炒樓就是炒股,英雄惜無用武之地,即使有人才也留不住。不久前去世的高錕等多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都是香港人,但他們都是前往外國深造及工作,才能發揮自己的才華;佔領全球無人機市場七成的大疆是另一個例子,設想其創立者在本港院校畢業後留在香港發展,而不是回深圳創業,大疆能有今日的市場地位嗎?

更令人痛心的是,近年香港泛政治化,大學不再是研究高深學問的地方,而淪為政治鬥獸場及港獨大本營,部分老師不像老師,毀人不倦;部分學生不像學生,醉心街頭,偌大校園儼然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這就難怪本港院校國際排名同樣跌跌不休。有人說,香港的大學不是培養科學人才,而是培養政治搞手及投機者,雖不中亦不遠。

不栽梧桐樹,哪得鳳凰來?對香港而言,最關鍵是創造一個能吸引人才的環境,但大家看到的是,香港在各個方面都適得其反,高昂的生活指數、渾濁的空氣質素、動盪的社會環境、平庸的管治能力、狹窄的產業結構,更別說愈來愈濃厚的島民心態、排外情緒,這一切都不利於人才的發展與儲備,港府所謂重視人才純屬葉公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