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愈扶愈貧敲警號

香港似乎離不開愈扶愈貧的怪現象!最新本港貧窮情況報告顯示多個重要指標,第一,每五個港人就有一個是「窮人」;第二,貧窮人口在恒常現金政策介入前達一百三十八萬,創○九年以來新高;第三,即使政策介入,貧窮人口亦是過去五年首次突破一百萬,較一六年多約一萬四千人。

對於貧窮人口不斷攀升,政府繼續死撐「愈扶愈貧」的說法不正確,聲言明年公布的整體貧窮情況會有所改善,但事實擺在眼前,貧窮人口有增無減,這對政府扶貧工作着實是敲響警號,因為政府每年於財政預算案的其中一個賣點,就是投放於社福的開支持續增加,以此作為致力扶貧及扶助低下階層的客觀根據。

然而,最新本港貧窮情況報告顯示,政府介入後貧窮人口依然增加,當中兒童貧窮人口增至十七點七萬人,由此可見,跨代貧窮的陰霾仍是揮之不去,更遑論向上流,這對於等待命運逆轉的下一代又是一個打擊。

正如有社福界人士形容,本港貧窮情況其實是「不扶更貧」,因為不論有甚麼外在或內在因素影響,都無法令低下階層明顯受惠,有的繼續「上樓」無期,有的面對「餐搵餐清」的窘境。

再者,政府政策介入的針對性效果,似乎亦不似預期,政府與其去找冠冕堂皇的解釋,不如盡快檢視現行扶貧政策究竟有甚麼缺口需要填補,並立即對症下藥,這才是應有之義。

另一個浮現眼前需要解決的課題,就是政府須加大力度並向外間展示對扶貧工作的長遠承擔決心,其中一個考慮方向是參考外地做法,設立五至十年的扶貧目標,始終有一個確實目標,各界都可以向着標杆奔跑,政府在貧窮情況報告數字面前,才可以理直氣壯解畫,不用每次都與外界爭拗是否「愈扶愈貧」,聚精會神於全力扶貧及脫貧的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