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政府對反港獨和對二十三條立法不積極是一體兩面一回事,骨子裏是對「一國兩制」憲政框架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有相當的保留。此乃朝廷在形格勢禁之下,不得不用政治色彩極濃的港英餘孽「擔當治港大任」的必然結果。
對紅朝而言,港英餘孽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此,朝廷在用曾蔭權時就已明白,且吃了不少明虧暗虧。之後換了對紅朝「忠肝義膽」的梁振英扭轉局面,然而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設計下,港英餘孽治港不是哪個人的問題,他們在行政、立法、司法、文化、教育領域都有深厚的社會基礎,他們的「無間道」和影響力甚至滲透在朝廷掌握的建制派,包括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中,這是梁振英當年參選特首和當上特首後就立刻受到政治圍攻,港英餘孽、反中亂港集團讓他甚麼都做不成,定要把他拉下台的重要原因。
對此,連朝廷都頂不住,只好又三請四請讓奉曾蔭權為「公僕楷模」的林鄭月娥當上特首,事情回到當年曾蔭權取代董建華、吹口哨的原點。那時曾蔭權還只是輕佻,是富貴從天降的驚喜;林鄭月娥則是驕狂,有中央不得不有求於我的自大。
不過,林鄭月娥比曾蔭權老道、成熟,非淺薄之人,她很有心機,吸取曾爵士的教訓,知道在甚麼問題上、甚麼時候或順應中央,或陽奉陰違,或「曲線救國」,然而,其港英餘孽的「核心價值觀」不改,對反中亂港集團、「港獨分裂」勢力包庇維護的「初心」不變。林鄭也很會看形勢,找出各種似是而非的理由,為拖延二十三條立法、庇護「港獨」說服朝廷「理解」自己;然透過現象看本質,港英餘孽的政治面目昭然若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