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愚公移山、精填海,形容人做事不畏艱險,堅忍的毅力值得人敬佩。今有特區政府不理萬人上街反對,一意孤行強推「明日大嶼」大規模填海,即使種種迹象指出政府財政儲備將會一鋪清袋,不過好大喜功的林鄭始終執迷不悟,要港人耗盡公帑來填海造地,這種擔沙填海的大計,實在是前所未有的笨。
填海需要填海物料,香港需向外購買填海海沙,不過廣西海沙價格近月急漲逾一倍,最新價格每立方米逾一百二十港元,而從欽州港運海沙往香港,每噸運輸費約六十八港元,「明日大嶼」需要二點六億立方米填料,換言之,單是購買海沙連運費開支最高接近六百億港元。
表面睇,買沙使費一千億有找,對「洗腳唔抹腳」的港府而言,可謂微不足道。事關單是財政預算案撥款搞創科都已經五百億,區區六百億跌都跌去。問題是,市場有需求,商品就有加價的理由,海沙近月可以加價,將來也一樣可以,運輸費亦都一樣。港府屆時洗濕個頭,只能被人牽鼻子走,一旦肉隨砧板上,議價能力自然低,庫房有如中門大開,當大部分公帑都用到填海項目上,醫院及安老院舍等民生項目將比現時更加削足就履。
其實林鄭早在身為政務司司長時,已經表示過不同意《基本法》中「香港公共財政以量入為出為原則」,港府如今對填海缺乏詳細財務安排,猶如將公帑倒落鹹水海,正是林鄭使錢欠缺規劃的例子,她如此豪爽,皆因不論填海計劃最終成功,抑或爛尾變成豆腐渣,對她的俸祿既無影響,亦不會因此無法退休移居英倫。然而,港人則慘矣,因為香港競爭力每況愈下,搵錢能力下降,要如何找填海大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