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當代不少政論着實難讀

美國「商品大王」羅傑斯素來崇華,他要求兩個女兒務必學好中國語文,對美國的教育則嗤之以鼻,其中一個理據是美國竟有半數大學畢業生,看不明白報章社論。

這是一個大問題,可討論的層次不止一個,責任也不全在一方。當代年輕人的文字理解能力不如前代或許是事實,但執筆者的語言能力恐怕也是在同步下降,寫的人「有理說不清」,別人看得如墮五里霧中,也是情理中事。

受現代教育尤其是受西式教育成長的人,往往個人意識太重,整個思維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所以當代不少文章、劇本,作者都像是寫給自己看的,旁人要很費神才能明白執筆者究竟想說甚麼。

我十分同情美國的大學生,這年頭的政論文章難讀是常見現象,不止美歐,香港亦如是。朋友知我要寫專欄,不時熱心地傳來很多政評給我參考,有些我竟要讀三、數遍才能明白作者是何所指。在下畢竟是個兼職時評人,對政治已不算陌生,但就連我也覺得難讀,部分大學生看得不明不白,也就一點不稀奇了。

有學生想學寫政論文,我常推薦他們多讀社論,無論政治立場是左中右也不打緊,最重要是學習文章的經營布局以及如何用清通的文字表達。但香港報章不是每一份的社論都值得讀,好些寫得生澀難懂,讀來味同嚼蠟,文字更是惡性歐化,看這些,中文水準只會愈看愈差。說實話,咱們《東方日報》的正論,我是經常向學生推薦的,即使在下未跟《東方》結緣時,已是如此。好的文章理應清晰利落,一氣到厎,再複雜的內容都要駕馭得當,可惜這年頭能有這種水準的作者,已愈來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