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赤連接路走線降10米

【本報訊】本報早前獨家報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兩個填海用鋼圓筒急劇沉降,筒底更貼近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隧道的頂部。由於有關隧道的走線早年曾經修改,引起議員關注。路政署向立法會進一步解釋,指專家評估後認為原走線的鑽挖工序風險過高,因此決定將走線降低十米。

路政署指屯赤連接路隧道的原設計方案,是隧道鑽挖機抵達香港口岸人工島後,需要穿過口岸填海海堤下的碎石樁底層,但工序需要先以灌漿把碎石樁內部的空隙完全灌滿,讓隧道鑽挖機安全穿過。

獨立專家:唯一技術可行方法

獨立專家評估後,認為若碎石樁未能有效全面灌滿,會對隧道鑽挖工作構成不可接受的高風險,因此路政署決定將隧道穿過口岸填海海堤下的走線降低十米,以避免穿過碎石樁,而有關方案亦是獨立專家建議的唯一技術可行建造方法。

隧道工程原計劃2016年完工

屯赤連接路分為南、北兩段,本來可以成為出入機場的替代道路,但工程與大橋香港段同樣多災多難,原計劃於二○一六年完工,由於工程不斷延誤,現時預計只能夠分階段於明年及後年完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