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客20萬美容院突執笠涉違商品條例

預繳式消費陷阱層出不窮。「香港美容監察」過去一星期收到五十四名市民求助,投訴有連鎖美容院欠租後突然倒閉,但對外聲稱只是「內部裝潢」,結業前一個月仍向顧客銷售美容套票。多名苦主預繳的美容服務無法兌換,各人損失金額由一千元至一萬元不等,總額近廿萬元,質疑美容院有部署結業,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已向海關舉報。海關回覆查詢時表示,截至昨午三時,共接獲十宗相關舉報,並已主動聯絡舉報人積極跟進。

其中一名苦主為四十多歲的張小姐,她從去年中起,陸續向一間位於荔枝角的美容院分店購買多張套票,前後預繳接近一萬元,可享數十次美甲服務。今年二月初,該店職員再次推銷套票,張小姐因愛美而再次預繳四千元購買一張新套票,但至三月中,張小姐想預約美甲服務時,赫然發現店舖大門緊閉,方知該公司結業,擔心仍未使用的七千元套票無法追討,故向當區區議員求助。

疑有部署結業 誤導顧客

協助苦主的香港美容監察發起人袁海文昨表示,翻查資料顯示,該公司開業至今兩年,擁有旺角及荔枝角兩間分店,旺角分店去年十月突然結業,貼出通告稱「內部裝潢」,着顧客往荔枝角分店使用服務。但去年十二月廿九日,旺角分店的業主貼出律師信表示,旺角分店由十一月起開始欠租及違反租約,並非該店聲稱的裝修。

另一方面,位於荔枝角的分店亦於今年二月底突然停業,美容院故技重施,張貼通告聲稱「內部裝潢」。但根據該商場業主發出的律師信顯示該公司由去年十二月起已欠租。然而,該公司今年一月起仍向顧客出售美容套票。袁海文認為,美容院負責人是有部署結業,明知未能提供服務,卻以內部裝潢的原因誤導客人作出銷售,極大可能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不當地接受付款」。他已協助苦主向海關舉報,並促請海關嚴正調查。

海關:已接獲十宗舉報

海關昨回覆時表示,截至昨午三時共接獲十宗相關舉報,並已主動聯絡舉報人積極跟進;消委會表示,暫未有相關投訴數字,提醒消費者購買服務前三思是否需要有關服務,以免墮入不良銷售陷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