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機菜標榜健康,售價也較高,在沒有監管下,「你標有機、他稱有機」,結果原來未必真有機。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調查顯示,五成本地自稱有機菜及兩成內地自稱有機菜,農藥殘餘超出歐盟最高限量。其中本地自稱有機菜無論含農藥及超歐盟標準比例,竟也比常規菜為高,浸大因而質疑自稱有機實非有機,「齋講無憑」顯示認證機制有迫切性,促政府盡快立法監管。
浸大有機資源中心去年九月及十月派員到訪一百零一個街市,訪問逾四百六十個菜檔及三百三十個魚檔,結果發現售賣有機菜商販中能出示有機認證的僅佔三成八,其餘近六成二未有認證。油尖旺、沙田及灣仔為自稱有機「黑點」,當中油尖旺三成半出售有機菜檔口沒認證。
調查人員更在大圍街市發現一個菜檔疑盜用資源中心認證標誌,涉觸犯盜用商標條例已交海關跟進。記者昨午到該菜檔了解,店員解釋只是當年停賣認證有機菜後忘記除下檔口認證標誌,目前只售本地常規菜。
有機與否難分辨,有沒有農藥本是較明顯證據,可是今次調查在八成三本地自稱有機菜樣本驗出農藥殘餘。雖然沒有自稱有機菜樣本超本港標準,但一半本地自稱有機菜樣本農藥殘餘超歐盟標準,高於平均值,更比本地及內地常規菜多九至十七個百分點。
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稱,今次調查可見「自稱有機」是否等於真正有機值得商榷,而有機產品售價相對貴,不排除有人因此出售假有機產品圖利,促政府盡快立法規管。對於立法建議,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未有正面回應,僅稱本港有機認證一直順利進行,合乎國際標準,現階段的認證方法是希望市民在購買有機食物時留意認證標準及種植程序等,未來會多向市民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