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勾結洗不清 人妖顛倒是非淆

歷屆政府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卻熱衷成立各種看似「高大上」實則「假大空」的諮詢機構或委員會,官商不避嫌疑,勾肩搭背,致使「港人治港」淪為「委員會治港」、「顧問治港」,中央念茲在茲的「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行穩致遠,豈可得乎!

新瓶舊酒 政治酬庸

港府昨日公布高官調動,特首林鄭月娥的愛將、前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馮程淑儀獲委任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與此同時,「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四十一人名單也出爐。林鄭月娥上台後,將中央政策組改名創新辦公室,創新辦無非是新瓶舊酒,而觀乎顧問團成員,不是「堅離地」只懂閉門造車的高官,就是富商或富二代,香港有數的大家族幾乎全部囊括其中,他們涉足的多是地產、金融、製衣、零售、運輸等領域,都是傳統產業,用網絡流行語來說,同創新兩個字「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港府指望借助這些人為創新經濟出謀劃策,為香港帶來新思維,闖出新天地,何異於緣木求魚。

類似一幕早已屢見不鮮,董建華曾經雄心萬丈,為了打造這個「中心」、那個「港」,成立了許多顧問委員會,到頭來,董建華本人固然中途腳痛下台,各種委員會也無疾而終。繼任特首也都好此道,梁振英時期一共成立約二十個委員會,但究竟解決了甚麼問題,只有天曉得。如今林鄭月娥又將這些諮詢機構發揚光大,最終恐怕也難脫一事無成、空談誤港的窠臼。

香港的當務之急是甚麼?不是高官富商濟濟一堂,風花雪月,而是切實解決貧富懸殊、房屋、安老、醫療、年輕人就業出路以及上升通道的問題,而港府坐擁金山銀山,完全有解決問題的條件。但令人失望的是,上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拒絕還富於民,更惹來「還富於富」的批評,所謂「關愛共享」根本是一句空話。舉例說,近日一名患過度活躍症的六歲男童被勒斃,兇手懷疑是親人,事件反映港府對弱勢社群的支援杯水車薪,大部分特殊兒童及其家庭處於自生自滅狀態,一旦壓力爆煲,極易釀成悲劇。最諷刺的是,港府成立了一個精神健康委員會,委任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做主席,結果這個委員會多個月來沒有運作,遑論提交建議,為政府支招。這些諮詢機構是甚麼貨色,於此可見一斑。

委員會形同虛設還在其次,最招人非議的是政商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前特首曾蔭權及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先後被判入獄,已是前車之鑑。可惜港府並未吸取教訓,仍與商家打成一片,美其名曰顧問獻策,實際上卻是政治酬庸的「分餅仔」遊戲。商家一向無寶不落,進入各種委員會不可能是做慈善,如果說當中沒有利益交換或延後利益,那是自欺欺人,至少他們會獲頒各種勳章,光宗耀祖。香港是港人治港,還是商家治港,或者官商一體治港,不言而喻。正如有人質疑,既然港府凡事成立委員會,沒有商家和富二代做顧問就寸步難行,何不名正言順地延攬他們做官呢?十八萬公務員有何存在價值呢?

不得不提的是,主持創新辦的馮程淑儀曾捲入與富商「樓換樓」醜聞而被廉署調查,身為高級公務員,做人操守備受質疑,如今在各種疑團未解的情況下轉換跑道,再獲林鄭重用,只會進一步削弱港府的公信力,也令創新辦一開始就陷入爭議泥沼之中。

另類金主 敵我不分

明知社會對官商關係十分敏感,明知馮程淑儀醜聞纏身,林鄭仍然一意孤行,再次反映其「官到無求膽自大」的作風。而她的「膽自大」,也反映在她力推的「大和解」上,民主黨近日舉行黨慶,林鄭率一眾高官到賀,更當場捐獻三萬元,創下特首為反對派捐款的先河,成為繼壹傳媒老闆黎智英之後的另一個「金主」。曾幾何時,包括民主黨在內的反對派支持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競選特首,與林鄭打對台,林鄭被形容為「梁振英2.0」或「撕裂2.0」,雙方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如今林鄭登門求和並納上「獻金」,但這不叫肚量大,而是沒有原則。孔子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林鄭對反對派表現大度,出錢出力,置多年來為港府保駕護航的建制派於何地?這是不是令親者痛而仇者快?

「反中亂港有着數,愛國愛港無運行」,這就是香港的現實。更可悲的是,港府為了所謂「大和解」,不僅毫無原則地讓步,更不惜踐踏法治。林鄭甫上台就提出一筆五十億元的額外教育基金,名義上關心教育,實則為反對派獻上「投名狀」;港府決定將立法會補選分兩次進行,同樣是討好反對派之舉。至於捲入政治黑金案的金主黎智英及多名收錢政客全部獲放生,以及黎智英粗口辱罵兼刑事恐嚇東方記者,律政司卻遲遲不採取行動,無不證明港府與反中亂港勢力達成了「魔鬼交易」。也許港府認為,為反對派提供司法保護傘可以減少施政阻力,換取對方在一地兩檢等爭議問題上「高抬貴手」,然而,這種一廂情願是以犧牲法治、毀壞公平為代價,潘朵拉盒子一經打開,勢必遺患無窮。

毛澤東曾說,「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重溫這句話,對香港有現實意義,港府不僅與商家走得很近,與權貴勾勾搭搭,更與反中亂港勢力由眉來眼去到登堂入室,叫人見識何謂「瓜田李下」,何謂「人妖顛倒」,香港深層次矛盾愈演愈烈,走不出凡事政治化的泥沼,答案已寫在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