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今年踏入回歸二十一年,連同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在內共四任特首,都大搞形形色色的高層次諮詢委員會,共通點都是「吹水會」、「雷聲大雨點小」,最終未見有真知灼見,更多的是建樹欠奉,無疾而終收場,香港的長遠發展繼續是「假大空」,只有口號沒有實質內涵方向。
香港歷任特首均會新設、擴大或改組直屬於特首的諮詢組織,為香港長遠發展提供意見。首任特首董建華於一九九八年成立國際顧問委員會,負責就香港長遠發展的策略,從國際宏觀角度提供意見,當年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均是國際商界領袖,但幾乎每年只開會一次,直至○五年董建華因「腳痛」下台前,前後六年時間只開會七次,有指每次都要花費過百萬元邀請一眾國際商界領袖來港開會,被批「未見其利,先見其害」,浪費大量公帑。
及至○五年,前特首曾蔭權爵士上任不足半年,就宣布擴大策略發展委員會(策發會)組成,人數大增至一百五十三人,並下設行政、管治及政治發展等四個委員會,最終策發會被轟「大而無當」,淪為香港政治光譜不同代表的「吹水會」。曾蔭權其後於○九年「認衰」,把策發會人數銳減至約七十人,並主張香港應發展創新科技、文化及創意等六大優勢產業,最終在缺乏相應政策扶持下,六大產業被批實為「六大慘業」,走入向前發展的死胡同。
二○一二年當選特首的梁振英,亦秉持歷任特首大搞高層次諮詢委員會的作風,宣布親自領導經濟發展委員會,包括委任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等多名海外人士加入,並下設高新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專業服務業等四個工作小組,但經過五年工作,似乎未見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嶄新建議,最終於政府換屆後,經濟發展委員會終「被解散」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