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性騷擾無處不在,平等機會委員會昨日公布一項性騷擾問題研究,發現從事服務業的受訪女性中,每十人就有一個曾遭遇職場性騷擾,但本港出生的女僱員多選擇啞忍,逾四成半遇性騷擾的受訪本地出生女僱員沒採取任何行動,作同樣決定的內地新來港女僱員則只有兩成四。服務業女性最常遇性騷擾的形式有被「開與性或某一性別有關的笑話」、「帶有性意味的打量」等。調查同時發現,受僱於中小型公司的僱員較大企業僱員更不傾向採取行動,而且不論出生地、都有人憂慮採取行動會被標籤為「麻煩製造者」。平機會建議企業制訂反性騷擾政策,保障員工權益。
平機會委託嶺南大學、教育大學及城市大學於去年三至六月期間,問卷調查六百零三名十八至卅八歲在香港從事服務業的本地出生婦女(三百零一名)及內地新來港婦女(三百零二名),結果顯示,曾受性騷擾的本地婦女有一成四,內地新來港婦女則有百分之九點六。當中,逾四成半曾遭遇性騷擾的本地婦女沒採取任何行動,受訪者不願採取行動原因包括,不想令情況及關係變壞(百分之六十點五)、投訴程序複雜(百分之五十八點九)及不清楚投訴途徑(百分之四十八點一)等。
調查發現,部分受訪者並不認為言語上的騷擾屬於性騷擾行為,尤其是當騷擾者為顧客時,部分受訪者更視其為工作所需處理的一環。有近三分之一內地新來港婦女寧選擇辭職。
負責調查的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學系副教授陳效能推測,本地婦女面對性騷擾時較新來港婦女「不敢出聲」,原因或與本地婦女普遍在同一崗位長期任職,對工作投入時間長,投訴成本較高有關,擔心被標籤為「麻煩製造者」,害怕投訴後會對事業產生負面影響,而新來港婦女居港時間愈長,被港文化同化機會愈高,亦趨向啞忍。
平機會政策、研究及培訓總監朱崇文稱,去年收到八十七宗性騷擾投訴,與前年相若,建議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應為員工制訂反性騷擾政策,完善投訴機制,保障員工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