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香港災害應對體現城市管理水準

上周,香港及鄰近地區接連受到「天鴿」及「帕卡」颱風吹襲,規模之大可謂五十年一遇。本港幸然安穩度過,在風暴過後不足數小時回復運作。相反,澳門及珠三角城市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災情影響,而澳門更是首次動用解放軍進行救災。正如我們的行政長官所指,香港在此次風災中,凸顯出城市本身的管理優勢。

多年經驗 痛定思痛

不過,與其說是一種「優勢」,倒不如說是多年來的經驗使然。話說四、五十年前,香港的颱風、暴雨不只是「假期」、「停工停課」的代名詞,而是實實在在的「災害」。例如七二年,港島半山區寶珊道發生嚴重的山泥傾瀉,導致一座樓高十二層的住宅大廈倒塌,造成六十七人死亡;事發後四年,在一次三號風球的影響下,觀塘區亦發生同類事故,當時秀茂坪下邨第九座基層被沒頂,釀成十八人死亡。有見及此,當年港英政府痛定思痛,成立專門管制岩土斜坡的法定機構,亦即土力工程處,對全港所有潛在危險的斜坡進行編碼及巡查工作。現時不少依山而建的住宅區域,就如慈雲山等,周邊必定有大型的擋土牆及完善的排水設計,能將山坡滑體的概率降至最低,實有賴土木部門多年來所積累的經驗及工作成果。

再者,在年代不太久遠的九十年代,幾場豪雨亦足以造成旺角市區發生嚴重水浸。事實上,於上周澳門的風災中,有不少街道及地下停車場都成為澤國,情況與香港當年的景象極為相似。不過,香港政府在治理市區排水系統的成果,就絕不是純粹的偶然。針對旺角市區及彌敦道一帶的水浸問題,當年政府就大膽提出分流雨水的概念,成就了如今的「大坑東蓄水池」,有效阻截暴雨時來自新九龍南坡向市區流向的地下水。相關工程得到地區的配合,經過多年分階段才能完成,亦可反映當年工程部門的堅持和魄力。

撇開天災不論,香港消防處救災應變能力亦達到世界級的水平。不得不提的是,本港機場的兩個消防局分設南北跑道中段旁邊,能於空難發生後兩分鐘內到達跑道任何範圍,屬於世界標準「十級」的最高安全系數。九九年,新機場發生至今唯一一次的大型空難,有賴消防處的反應迅速,才能將該次「華航空難事件」的死亡人數降至個位數,遠低於境外同類事件中的傷亡數字。另外,○九年成立的「坍塌搜救專隊」,屬於消防處的特種救援隊,負責城市搜索、山野救援等工作,是現時其他發達地區亦未設立的隊種之一,可見本港救援工作的思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事實上,過往人們經常指香港是「福地」,不受天災大規模的影響,其實是跟我們過往在應急管理中做了大量工夫有關,這正正是香港城市管理的軟實力。試想想,颱風過後的數小時,機場全天候運作疏導十數萬旅客,接連千多架次的航班升降,是非一般國際機場能有如此的調度能力。

社會齊心 防止內耗

不過,即使香港有高水平的應急管理,還需要社會齊心,防止不必要的內耗。猶記得,過去有反對派議員以「拉布」為名,提出削減消防處的預算開支,數目達到數千萬甚至過億元,有機會導致有關部門無法啟動救援服務,做法令人側目。就此,曾有五大消防工會聯合發表聲明,譴責相關議員無理的建議,藉以顯示各消防救援單位的團結之餘,也能向社會表達他們對「玩過火」議員的不滿。

天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災前沒有籌謀預防,以致「小災化大、大災變難」,最終造成人命損失。天災不能避免,但人禍可以,故我們絕不能讓部分人士,因其本身的無知和私心,削弱我們對災害應急的任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