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都有知心友,關公亦有對頭人」。青年新政的梁頌恆及游蕙禎去年在立法會宣誓時公然辱華,涉及種族歧視,但莫名其妙的是,以反歧視為主旨的平機會接獲有關投訴後不跟進、不作為,甚至連正式的譴責聲明都欠奉,何止令人失望,簡直助紂為虐!
去年十月,梁游在立法會宣誓時公然宣獨,除了展示「香港不是中國」的港獨標語,更故意將英文中的「中國」讀成「支那」,激起全球華人的憤怒,曾為保家衞國流汗又流血的抗日老兵更是怒不可遏,向平機會投訴梁游涉及種族中傷,不料平機會以諮詢過法律意見為藉口,決定不作進一步調查。平機會主席陳章明早前撰文談及種族共融時,雖然談及有關事件,但全文未提及梁游兩人的名字,更聲稱將「中國」讀成「支那」並未構成「歧視」,公然為梁游開脫。人們不禁想問,如果學着當年日本「皇軍」口脗辱罵中國人都不構成種族歧視,甚麼才算歧視?
如果說沉默等於默認,那麼平機會對梁游辱華事件諱莫如深,不置一詞,顯然就是認同甚至縱容其辱華行徑。平機會內部人士更爆料,平機會原來準備發表一篇新聞稿公開譴責梁游的言論,並向老兵們提供了新聞稿的副本作證,不料陳章明突然改變主意,令這份新聞稿至今無出頭之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此舉不僅激怒老兵,連平機會內部人士也不齒其作為,發起聯署投訴陳章明處事不公。正如有立法會議員指出,平機會作為法定機構,主席身為領取公帑人士,不應對梁游事件「不作聲,不作為」,即使平機會內部意見不同,起碼應提交平機會大會討論,集思廣益,而不是獨斷專橫,私下抽起新聞稿了事。
其實,梁游辱華彰彰明甚,小學生都能明辨是非,平機會更應該有自己的獨立判斷,絕對不能事事以諮詢法律意見為擋箭牌。梁游辱華風波發生後,立法會亦曾諮詢法律意見,認為應給予兩人再次宣誓的機會,但結果大家有目共睹,事件引發全國人大釋法,梁游不僅失去再次宣誓機會,更失去議員資格,港獨受重挫,連帶立法會淪為被告並被法庭判決敗訴。如果說,人大釋法之前平機會就是否法律上跟進有所疑問,已是政治上不敏感,犯糊塗,那麼人大釋法之後,平機會依然如故,很明顯這已不是法律觀點的問題,而是平機會及主席陳章明在涉及港獨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公然同中央唱反調,同主流民意背道而馳。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梁游等小學雞政客不可怕,可怕的是港獨理念在社會上已有深厚的土壤,甚至在建制內部亦不乏同情及支持者,平機會暗中縱容港獨政客的辱華言行,顯然並非孤立現象。中央反對港獨,反對辱華,反對有人藉「兩制」對抗「一國」,偏偏港府法定機構不配合,或不理不睬,或陽奉陰違,港府內部充斥無間道,這正是香港回歸二十年,社會亂象紛呈、人心愈行愈遠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