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龜縮 選擇性譴責

【本報訊】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陳章明涉嫌私下抽起譴責游梁「支那」言論的新聞稿,翻查資料,平機會過去曾多次發稿譴責一些社會人士及政治人物的歧視性言論。例如民建聯議員蔣麗芸前年在立法會的會議上,聲言精神科醫生經常接觸精神病人,連自己也會「黐線」的言論,平機會迅速在翌日發表聲明,批評有關言論不恰當及帶歧視性,會加深大眾對精神病患的誤解。在同年發生的消防員涉嫌集體欺凌及性騷擾事件,平機會更在報道刊登當日即時發表聲明予以譴責。

此外,陳章明在今年四月發表的主席隨筆中,聲稱將中國讀成「支那」並未構成歧視,明顯有別於與一般民眾及國際社會對該用詞的理解。資料顯示,「支那」一詞源於印度,原為古代佛教經典對中國晉代的稱呼,本來並無歧視成分,該用詞後來經佛教傳入日本,成為日本民間對中國及中國人的非正式稱呼。但去到日本侵華時期,因日軍及其他日本人以「支那」稱呼中國人大多是負面批評,令該用詞變成貶義。

二戰後 日發通告禁用「支那」

到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投降,日本政府應中華民國要求,向全國發出「關於迴避使用支那稱呼之事宜」通告,自此「支那」一詞逐漸在當地的政府公文、教科書及民間報刊雜誌中消失,反映連日本政府及社會亦確認該用詞有歧視性及侮蔑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