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肌訓練 改善殘疾者吞嚥能力

【記者馮穎瑜報道】吃飯、喝水等簡單的日常生活動作,但吞嚥困難的殘疾人士是一場挑戰,或因「落錯膈」導致肺炎,後果嚴重。香港耀能協會增設言語治療服務,透過面部肌肉按摩及口腔肌肉運動等訓練,維持及改善殘疾人士的吞嚥能力。但服務仍不足應付需求,該會十八個成人服務單位僅得五名言語治療師,促請政府增撥資源多聘請五名言語治療師,令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可有一名駐院人員提供此服務。

言語治療師供不應求

殘疾人士身體機能提早衰退,較早出現吞嚥困難,即未能用嘴及牙齒將食物完全包好,以及將咀嚼完的食物送到咽喉,導致「濁親」或誤入肺部。為幫助他們重拾進食樂趣,香港耀能協會自行調撥資源增聘言語治療師,由二千年時只有一名,增至現時五名,每周輪流為十八個單位服務,十七年來用耗資約二千萬元。

透過按摩及吹笛運動

現時一千一百名成人服務使用者中,約半有吞嚥障礙或進食困難,需接受恒常言語治療服務。協會言語治療師蘇家穎表示,他們為每名服務使用者評估口肌、吞嚥能力及進食表現,再進行不同訓練,例如面部及口腔肌肉按摩、吹笛等口肌運動。

卅九歲的大腦麻痹症患者強仔,從小有口肌功能障礙,○○年開始接受言語治療服務,定期訓練口肌,可進食正餐食物和飲用稀流質。強仔一一年與家人外遊後,因舟車勞頓和水土不服,患肺炎入院。自此,他的身體和吞嚥機能轉差,改食糊狀食物和飲用加入凝固粉的流質,令他大受打擊。經協會言語治療師半年來的積極介入後,強仔的口肌功能漸有進步,吞嚥能力逐漸提升,可回復進食兩厘米餐(食物剪成兩厘米乘兩厘米粗粒)和飲用稀流質,繼續社交生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