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就不說了,綠營也咬定民進黨信誓旦旦要盡快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是打假球。
其實,對當初帶頭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核心學者專家來說,今天民進黨會走上玩假球這條路,他們不應該太意外才對。
且把時間拉回到二○一四年,太陽花學運轟轟烈烈的那一年。
太陽花學運是二○一二年到二○一四年接連累積了兩年白色狂飆運動力量的總集結。白色運動本質上是對藍綠政黨都高度不滿、不信任的公民運動。
太陽花學運就是這樣,他們不信任藍綠建制政黨的精神充分表現在他們建議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的內容之中。
他們不相信兩大黨對台灣的立場,所以堅持草案名稱應該表現「兩國」立場,不應該是模糊的「兩岸」立場,更不應該是「一國兩區」立場。
然後更重要的是,他們對任何政黨組成的政府主導下的兩岸協議都不放心。
所以,他們認為協議的過程不可以依照常態國家的作法,而必定要在監督條例之中,放進去人民可以直接參與和嚴密地監督整個過程,並且可以對結論進行公民投票的規定,也要有讓立法院可以全程監控主導並且隨時糾正政府和對方達成的任何內容,要政府放棄一般國家涉外協議對雙方達成協議後國會只能夠通案表決、不能逐項修正再找對方重談的慣例。
換句話說,他們要一個全面限縮行政權的制度。
他們建議的那些民眾、立法院參與和監督的規定,嚴密到法案成了政治評論員陳淞山說的兩岸「不協定法案」,或者兩岸談判「煞車法案」。
對於這樣的草案內容,剛剛當選時,台灣的蔡英文總統並不擔心,她認為挾她個人的高民氣和民進黨在立法院壓倒性多數的優勢,她只要把兩國條例改為兩岸條例,以免刺激中共就好了。她希望立法院快些好好審查出可用的法律,以便讓她處理服貿以及未來她可以進一步推動的兩岸協議。
不料,一方面蔡英文上台之後,北京當局對台灣冷處理,無意進行任何協議;另一方面,蔡英文的聲望急速下降,無論是要通過甚麼樣的草案或是進一步依據通過的監督條例審查任何協議都沒有把握;還有第三方面,是怕審查草案的時候又惹起一番失控的風波,所以態度上轉變成以拖為上。
本來,在太陽花學運時,要民進黨反對對於公民團體提出的草案內容,時機上的確不合宜;只是等到勝出大選了,蔡英文政府卻還是不願意對原草案表現的許多對政府徹底不信任的地方,堂堂正正地進行理性的討論,然後好好提出正常的版本進行審查,採取的策略就成了能拖就拖。拖到小綠、太陽花分子和國民黨都各自從不同的出發點逼民進黨處理。
只是在上層只想要拖的情況下,自然不會有執政團隊清楚一致的態度,於是一旦有人逼,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陸委會)就強調希望快通過;黨團說完全沒有迫切性;立委提案主張審查時要由內政委員會審查擴大為加入國防外委會聯席;外交部長就說千萬不要。
各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亂成了一團,這就不只是打假球,而且還是亂打球了,結果,本來已經「傷痕纍纍」的蔡英文政府,很令人難過的,新的傷害又增加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