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講與做存在落差

林鄭月娥以斬件式發表政綱,涉及公眾關注的房屋及教育兩大課題,為爭取商界支持,主張推行利得稅兩級制以紓緩中小企負擔,輿論反應算是不俗,但被批評以「擠牙膏」方式公布政綱,做法不理想。林鄭應盡快與其競選團隊研擬一份全面完整的政綱以面向公眾,接受質詢。

市民關注民生議題,尤其是住屋問題。與曾俊華把房屋政策的重點放在興建公屋不同,林鄭月娥的房策定位放在中產家庭置業之上,建議重建置業階梯,包括增加「綠置居」供應,以及行之有效的居屋與私樓之間增加一層所謂「港人首置上車盤」。

無論用語有何不同,業界認為所涉的房策內容應與梁振英政府的倡議大同小異。畢竟曾俊華與林鄭同朝為官,熟知現屆政府的房屋土地政策,其思路亦近似,不可能跳脫出既有的框框。社會總的關注是,土地從何而來?有何良策可克服重重阻力?卻未見兩人有何具體說明。

特首選舉在前年政改受挫之後,繼續以小圈子形式進行。各參選人頻密向選委拜票,私下會晤,究竟許下甚麼諾言,公眾無從得知,足證小圈子選舉的局限性。雖然參選人表示選舉應該面向公眾,可惜講一套做一套,無法釋除公眾對黑箱作業式的會晤有利益輸送之嫌的擔憂。

完整的政綱加公開面對市民的論壇,讓參選人接受公眾質詢,應是面向民意的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