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選委會掌控趨弱 出意外防不勝防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社會政治焦點是明年三月特首選舉。這個選舉一如既往是「小圈子」選舉,由中央政府任命。因此,今年十二月先要「選出」一千二百名小圈子成員,再由他們「選出」下屆特首。

這個選委會、小圈子一直由朝廷「手拿把控」、如臂使指掌控,因為其大部分成員都是朝廷按照社會主義「人大」、「政協委員」的模式產生。不過,香港畢竟不是內地,香港「小圈子」選舉界別畢竟有自己的歷史和一套。加上這些年普選壯大和「滲透」,到上屆「小圈子」一千二百人的選委會中,「反對派選民」已逾二百人,佔六分之一。這樣的人數雖然遠不能決定何人當選特首,但有足夠的能力「提名」推出參選人。在「小圈子」選舉中鬧騰一番。而「小圈子」選舉要面對香港七百萬市民的「開放」局面,在媒體、社會輿論的「監察」下,朝廷支持的特首參選人也不敢把這些「沒有勝算」的反對派參選人「不當回事」,也要在朝廷和香港市民面前好好表現一番。朝廷也非常明白,自己支持的建制派參選人當上特首後,要順利有效的「依法施政」,將與在「小圈子」選舉中的表現大有關係。

因此,上屆選特首,朝廷就提出了三個條件,一是參選人要愛國愛港,二是要有能力,三是要有較高的民意支持度。這些條件只能在建制派兩個以上參選人的競爭中表現出來。

泛民坐大 左右造王

上屆特首選舉是建制派的「唐梁之爭」,加上反對派的何俊仁「陪跑」。今次,泛民在立法會選舉之前放出風聲,下屆特首選舉如果建制派還有「兩人或以上之爭」,將不會派人參選,而是會好好利用自己的票源成為「關鍵少數造王者」,最大程度的影響未來特首的施政方針,牽制特首,只要特首在選舉中「應承」了他們的某些要求,就可得到他們的支持票;當選後要是食言不認帳,就要付出代價,他們就要「追數」,從過去的「陪跑者」變成了「積極參與者」、「發揮影響者」、「未來債權者」,反對派始終採取主動。

今次立法會選舉結果顯示,對「泛反對派」在下屆特首選委會中拿到更多席位頗為有利,預測可得二百四十至三百票,「泛反對派」話事權加重。若真如此,CY連任阻力大如天也,不論建制派有人競選,還是朝廷只挺CY一人連任都將如此。建制派如有競爭者,到時「泛反對派」不必出動,CY也必輸無疑。

建制派若在朝廷壓制下無人出來競爭,只挺CY連任,那麼反對派很可能「改變初衷」,派人參選。今次將不是「陪跑」那麼簡單,因為朝廷若不顧大局,不顧香港民情,不顧CY的低殘民望,不顧建制派、愛國愛港陣營中也有極為強大的「倒梁」情勢,硬挺CY,那麼就有可能選舉失控。

建制甩轆 前車可鑑

建制派中人可能倒戈支持反對派參選人,有人就可能投白票,屆時「泛反對派」手裏就不止三百票,對CY的選情和選舉結果必大有衝擊。不要忘記自CY上台、政改之役、建制派投票「甩轆」、新界東補選到今次立法會大選,所謂「失控」已成家常便飯也。

秦始皇因看到周天子毀於分封諸侯,便廢分封行郡縣,自己任命官吏,沒想到被匹夫陳勝、小吏劉邦所滅;漢高祖因看到自己當年用兵關隘取天下就加固關隘、不斷擴軍,沒想到王莽不奪一關一隘、不費一兵一卒而篡漢;王莽得位以削除權臣保權位,沒想到因農民暴動失帝位。可見古往今來,失控失權乃防不勝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