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A股國際化大勢所趨

A股雖然三度叩關MSCI失敗,外資若要投資A股,不會因為MSCI拒納而堵塞,比如QFII、RQFII、「滬港通」等都是通道。不單如此,「深港通」即將開通,以及中國央行準備允許優質外國公司在內地發行股票等,都在在顯示國家有意把A股逐步開放,融入全球金融市場。

目前,A股市值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二,這是國際投資者不可忽視的市場,特別是機構投資者和長線投資者,近年已經不斷增強對A股的關注。所以MSCI指數缺少了A股,對國際投資者來說,總覺得不完整。

雖然央行表示,將推動股市對外開放程度,提高人民幣可兌換,但是A股走向國際化,內地也會有自己的考慮,因為要完善股市運作機制和對外開放節奏,必須符合國情,不可操之過急,否則股市不穩定,國家的經濟就可能要付出慘重代價。所以,A股暫時未能「入摩」,筆者認為「焉知非福」,就是這個原因。

如不出意外,「深港通」下半年料可開通,香港和內地證監部門現正密鑼緊鼓地進行各項準備工作。與「滬港通」有所不同,深交所有很多內地新興產業的股票,例如資訊科技、媒體、新工業等,相信有助吸引更多外資流入A股市場。

A股融入國際市場,應該是未來必然趨勢,納入MSCI指數也是早晚的事情,進程取決於A股的機制建設和市場成熟,以及內地資本項目的開放程度。不過,現今A股給人的印象依然是「政策市」,國際投資者對此仍抱有戒心。因此,A股要真正國際化,還有不少地方需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