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包容知識分子遐想

內地官媒日前披露,國家主席習近平針對中共的知識分子政策提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級官員,對來自知識分子的意見和批評,即使有偏差甚至不正確,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寬容,堅持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論者指出,近年內地嚴管輿論,強力整頓知識分子不同聲音,整個意識形態環境「向左走」,隨時阻礙習的深化改革大計。隨着文革爆發五十周年將至,中共中央的取態更受關注,而習的最新講話,被視為有懷柔安撫之意。

中國文人向來命途多舛,如果讀過老作家李國文的《中國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必定會有所感觸。李老於「李斯、陸機之死」有感嘆:古代知識分子,十有九,或十有九點五,對於權力場有着異常的親和力。近代的知識分子是否也如此這般,不敢妄說,但我認識的一些作家、詩人、理論家,和甚麼也不是的混迹於文壇的人物,那強烈的權癖,那沉重的官癮,也不讓古人。

然而,中國文人歷經多災多難的洗禮,真文人與狂書生還是有不少值得吾人敬重及佩服的!王開林著的《新文化與真文人》及《大變局與狂書生》便寫盡他們的狂傲不羈。他們那種為國為民的俠客氣概,如今細味之,依然叫人蕩氣迴腸,他們是真正的民族魂,像辜鴻銘、王國維、陳寅恪、梁漱溟、龔自珍、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作者指出,真文人身上有主人性而無奴隸性,他們只相信道義,不畏懼強權,只相信智慧,不畏懼野蠻,有時要他們低頭竟比要他們斷頭還難!

老朽深信真文人崇尚精神之獨立、心靈之自由,殘菊猶有傲霜枝,他們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而這正是中國走向文明的指針。對知識分子的批評多些包容,但願不是毛澤東「引蛇出洞」的翻版,中國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再寫續集難免叫人太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