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個人遊難救旅業

旅遊業吹寒風,同時打擊零售、餐飲等相關行業,「五一黃金周」效應受到廣泛關注,是好是壞對未來變化帶來啟示。入境處數字顯示,三日假期的首天,內地客與去年比較增加逾一成四,達二十多萬人次,算是不俗,不過絕大部分為個人遊人士。

個人遊與旅行團的消費模式不同,前者多內地中產,後者則以基層為主;中產在網上搜尋旅遊資訊,衣食住行一目了然,血拼名牌亦較豪爽;相反,團客的消費力較一般,但因僱用導遊及集體觀光購物和餐飲,對旅遊業及零售等的效應不能忽視。

問題是,個人遊旅客雖然有所回升,但「五一黃金周」訪港旅行團平均每日僅一百五十至一百六十團,與去年的三百二十團比較,下跌逾半,情況非常嚴峻,對導遊、旅行社及零售商帶來即時的影響,毋庸置疑。

旅遊業議會呼籲業界展開全面檢討,提升服務質素,以增加競爭力。而從個人遊數量的回升,可見本港的吸引力猶在。酒店房價是否過高或隨意加價,是一大問題;零團費紕漏是否已經堵塞,換上所謂優質服務旅行團,同樣值得關注。

本土激進派反內地旅客的行動近期已經有所收斂。面對旅遊業寒風勁吹,為免背負打沉基層市民就業機會的罪名,本土派的行動策略已見調整,相信這與九月立法會選舉的選票有關。問題是,選舉過後會否故態復萌?仍然有待觀察。本港作為國際都會,反對外來旅客的行為,應予以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