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政治光譜變化

新界東補選結果塵埃落定,但誰勝誰負其實並不是這次選舉最重要的結果;各陣營的得票情況才是。這次選舉是香港政治生態發展的里程碑,從過去的二分法(泛民Vs建制)往三分法(本土Vs泛民Vs建制)過渡;這是按照各派系主張在政治光譜所處的位置而總結。

這次選舉代表本土力量的本土民主前線候選人獲得了超過六萬票,完成從政治力量到陣營成形的構建。本土力量的意識構建和動員始於「佔中」事件,之後隨着一系列意識形態動員,包括「反中」如反水客活動和「本土」活動,而年初一的暴亂事件為其大型總動員;所以其聲稱的原因一直是維護本土小販文化,使力量得以鞏固。自從去年底的區議會選舉中,「傘兵」組織參選並獲得小量議席開始,本土派已經開啟了其陣營構建的過程,至今次立法會補選大致完成;畢竟立法會議席意義不同,且有能力完成兩級議會選舉才算是在香港的完整政治力量。

這樣的發展,很可能意味着傳統主流泛民會變成中間派。可是這種三分格局,是以整個政治光譜往本土主張伸延為基礎的。這意味着新光譜已變得更寬,左、中、右各派的距離也更加遙遠。這種中間派的誕生,跟部分建制派人士之前所期望的並不相同:他們原來的想像是在原有的泛民和建制派中間出現第三力量,這是建基於原本光譜寬度的想像。因此,原來被視為或自我定位為中間路線的第三力量,例如新思維和民主思路等政團的空間,可能會縮小、中間形象也可能會變得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