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李光耀難題

亞洲人的「米飯文化」(Rice culture,意即強烈的集體主義),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威權化政治體制,成為了李光耀治下新加坡發展路徑的基礎價值前提。從新加坡人對李光耀的緬懷之情,說他給新加坡實行了良好管治,大概沒有太多異議。可是當中也並非完全沒有批評之聲,主要是價值觀的問題,說他獨裁、不民主。

這是個矛盾而有趣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評價李光耀?他是偉大的政治家,還是獨裁的惡魔?似乎用實效角度和價值判斷,結果便會截然不同。本月初在《海峽時報》上刊登,由美國哈佛大學學者格拉哈姆‧艾力森撰寫的「李光耀難題」也正好帶出了相似的討論。

文章肯定新加坡管治成就,稱其為「良治概念」的同時,反思美國的狀況:美國的民主政治制度,一方面被認為是最好的政府模式,但另一方面又每天出現各式各樣的政治惡鬥,影響管治水平。

美國被認為理念很好,實效卻不理想,而新加坡則正好相反。新加坡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過去五十年增加了十二倍,美國同期是一倍。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的全球競爭力指標排名,新加坡居第二位,美國第三。新加坡的嬰兒死亡率,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的每千個新生嬰兒有二十七人,下跌至一三年的二點二人,美國的比例是新加坡的三倍。在一二年彭博排名中,星是世上最健康的國家,美國排名三十三。在犯罪率指標上,一個人可能被謀殺的概率,美是星的二十四倍。明天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