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經濟成果 社會分享

美國傳統基金會及《華爾街日報》剛公布最新全球經濟自由度報告,香港連續二十年高踞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得分較去年升零點八分至九十點一分,是歷年香港評分的第二高。

報告分析,香港名列第一,主要因政府規模及監管效率方面得分改善,而且財政穩健,沒有出現其他發達國家巨額負債的問題。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席Ed Feulner更指出:「創建新公司、稅收水平、普通人白手起家的能力,香港超越各地區。」

香港缺乏天然資源,經濟能有今天的成就,經濟自由度高是不可缺少主因之一,加上奉行簡單低稅制,有利私人或企業財富的累積,容易吸引投資者,令香港變成一個「聚寶盆」。

有人擔心,這個「聚寶盆」會加劇貧富懸殊現象,激化社會矛盾。其實,在資本主義世界,貧富懸殊現象必然存在,而且經濟愈發達的地方,貧富之間的差距更容易拉開。但這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讓市民分享到社會的經濟成果,讓每一個人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活得有尊嚴。所以,筆者很贊成特區政府在扶貧方面加大力度,讓更多基層市民生活得到改善,並鼓勵自力更生,打破跨代貧窮,相信有利於社會和諧。

對於傳統基金會關注本港民粹主義和普選爭拗,會否引致社會動盪而影響到經濟自由度?確實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