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美中相爭 挑戰相似

美國彭博通訊社有篇文章值得一讀,題目是「美中資本主義是古怪的一對兒」。

大家都知道,當今世界正從G1走向G2,即從美國一國獨霸世界走向中美兩極的格局。本來,北京的戰略家為了應對美國的獨大,提出多極化的概念和戰略目標。然而,發展下來,結果是,歐洲在削弱,日本在衰落,俄羅斯要起不起,印度和巴西還是二流國家。唯獨中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就算尚不能與美國平起平坐,但是已明顯高其他國家一頭,並有追近美國的可能。所以,未來以中美作比較,當是世界級的「顯學」。

國際經濟學家現普遍認為,全球經濟未來取決於兩種不同的市場與國家的組合模式:在美國,市場資本主義的信念,是人人都有發財的平等機會,雖然結果並不平等;在中國,國家資本主義承諾提供更公正的結果和機會,雖然現實可能不同。

美國資本主義造就了非凡創新,但把個人權利置於首位,令國家無法通過集體力量達到長遠目標。相比之下,中國擅長制訂集體方案,改善數億人生活,但代價是忽視個體權利。因此,美國制度在理論上可能更優,中國制度在實踐中做得更好。

有趣的是,中美都面臨一些出奇地相似的挑戰:首先,在貧富差距方面,兩國的堅尼系數都在零點四五左右;其次,兩國都有壟斷勢力;第三,兩國都需要在市場的無形之手與國家的有形之手之間找出適當平衡,過度依賴市場或國家,都會造成社會不公。

三禪想到,由於中美雙方有共同的發展難題,將有更多交集,故雙方「和而不同」基礎更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