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驗屍 港認受性不足

【本報訊】中國人傳統觀念死後「留全屍」,但解剖驗屍往往被視為要死者再「捱多一刀」,令家屬十分抗拒。香港大學教學醫院瑪麗醫院近年引入微創驗屍技術,至今已應用在三十多具屍體上,但因資源有限,輪候時間長達一年。

保險公司未必受理

本港法例要求非自然死亡的人士,需要進行解剖驗屍確定死因後,才能獲發死亡證。香港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系副教授馬宣立說,中國人傳統觀念要死後「留全屍」,特別是老人家,對解剖驗屍很抗拒,年輕一輩則擔心解剖是「再捱多一刀」,是對長者大不敬,「做法醫十多年,十個死者家屬,九個都對解剖耍手擰頭,部分人更向死因庭申請不驗屍,當中四成申請都被打回頭」。

瑪麗醫院四年前引入微創驗屍技術,微創驗屍是在死者的心口及腹部開兩至三個長兩厘米的切口,比傳統解剖驗屍要在死者頸部落刀,一直切至盆骨位置的方法「殺傷力」較輕,屍身上的傷口不明顯,增加家屬接受程度。微創驗屍除可檢查器官情況,甚至可以抽取器官組織化驗,以確定死因。如果涉及死於胸腔或腹腔疾病,微創驗屍準確度更高於九成。

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副教授馬宣立說,瑞士、澳洲及英美等地,近年利用全身電腦掃描驗屍,完全不傷害遺體,但本港未有足夠資源進行電腦掃描驗屍。同時,微創驗屍及電腦掃描的結果,在本港認受性不足,保險公司未必會受理賠償。他提醒家屬,考慮用新方法為死者驗屍時,要考慮清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